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诸侯礼乐”——随州出土周代青铜器特展(三)

(2017-09-15 10:42:27)
标签:

长沙博物馆特展

随州出土

周代青铜器

汉阳诸姬

礼乐文明

分类: 时空隧道
                                (2017年8月30日  长沙博物馆)
“诸侯礼乐”——随州出土周代青铜器特展(三)


“诸侯礼乐”——随州出土周代青铜器特展(三)

“诸侯礼乐”——随州出土周代青铜器特展(三)
                                     曾少宰黄仲酉鼎
     春秋,通高22.4、口径19厘米,义地岗东风油库1号墓出土。曾国高等贵族在祭祀或宴享时使用的礼器。盖和腹部装饰蟠纹和凸弦纹,并刻有相同的铭文“曾少宰黄仲酉之行鼎”。“少宰”是官职,“黄仲”是曾国一贵族的姓氏,“酉”是名字。
“诸侯礼乐”——随州出土周代青铜器特展(三)
                              铜  
     西周,通高28、口径14.5厘米,随州出土。西周时期高等贵族用来盛酒的酒器。尊取尊贵、尊崇之意。颈部装饰以雷纹为地的夔龙纹。

“诸侯礼乐”——随州出土周代青铜器特展(三)

“诸侯礼乐”——随州出土周代青铜器特展(三)
                                  觚gu
     西周,通高28、口径14厘米,随州出土。酒器。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
“诸侯礼乐”——随州出土周代青铜器特展(三)
                                   瓦纹壶
     西周,通高40、口径11.6厘米,安居桃花坡1号墓出土。酒器。腹部有一圈一圈的瓦纹,因此得名。形制古朴自然。
“诸侯礼乐”——随州出土周代青铜器特展(三)

“诸侯礼乐”——随州出土周代青铜器特展(三)
                                              起右盘
      古人在洗手时,用匜倒水清洗,用盘盛接弃水。这件起右盘,敞口窄缘,前有宽流,后有龙首鋬,圈足下又有三条附足,为西周晚期的典型代表。西周中期前段流行盘盉相配,西周晚期到春秋战国则多用盘匜组合。战国以后,沃盥之礼渐废,盘被“洗”替代。
“诸侯礼乐”——随州出土周代青铜器特展(三)
                                 曾少宰黄仲酉甗yan
     春秋,通高24.6、口径18.1厘米,义地岗东风油库1号墓出土。上下可拆分成甑和鬲,甑底部有箅孔,可以使鬲里面的水蒸汽进入,蒸熟饭食。
“诸侯礼乐”——随州出土周代青铜器特展(三)
                            曾少宰黄仲酉方壶
     春秋,通高21.5、口长10.1、口宽8.6厘米,义地岗东风油库1号墓出土。曾少宰黄仲酉方壶是一个带耳的方形壶,酒器。器身有表明主人身份的铭文“曾少宰黄仲酉之行。” 少宰即周礼天官书提到的小宰,为太宰之副职。这件方壶为曾国少宰黄仲酉使用之器。
“诸侯礼乐”——随州出土周代青铜器特展(三)
                                 曾都尹定簠fu
     春秋,通高13.5、口长20.6、口宽14.1厘米,安居徐家嘴1号墓出土。曾国贵族在祭祀和宴享时用来盛放食物的器具,西周中期开始流行,腹内有铭“曾都尹定之行簠fu”。
“诸侯礼乐”——随州出土周代青铜器特展(三)
                                曾仲姬提链壶
     春秋,通高30.4、口11.1厘米,义地岗东风油库3号墓出土。酒器。表面装饰以六道工字纹分隔出五层龙凤纹。在颈部刻有铭文“曾仲姬之壶”。
“诸侯礼乐”——随州出土周代青铜器特展(三)
                                  銮  
     春秋,通高16.6厘米,义地岗八角楼墓出土。车马器。装饰品,安装在轭首或车衡上,流行于西周至战国时期。
“诸侯礼乐”——随州出土周代青铜器特展(三)
                                   
     春秋,通高11.5、口径14.1厘米,义地岗出土。盛放饭食的盏,为楚国特有的器形,春秋时期出现。盖面装饰綯纹、龙纹,腹部装饰细密的蟠虺纹。
“诸侯礼乐”——随州出土周代青铜器特展(三)
                                   兽首铜匜
     春秋,通高13.、通长24.厘米,随州出土。 匜是古人使用的一种洗漱器皿,通常和盘搭配使用。这件兽首铜匜的流管及提手部分均装饰有镂空蟠螭纹装饰,蟠螭相传是一种黄色的无角龙,是龙与虎的后代,体现了龙的威武与虎的勇猛。整件器物工艺精美,内底有双环设计,环中有6字铭文“蔡人缟之御匜”,这是考古发现中唯一一件铭文铸刻经过设计的青铜器。
“诸侯礼乐”——随州出土周代青铜器特展(三)
                                    青铜匕
     春秋,通长28.厘米,随州出土。古代食器,曲柄浅斗,形似现代的汤匙,斗内有铭文“缟之汤匕”。
“诸侯礼乐”——随州出土周代青铜器特展(三)
                                          胃阝公簋
     簋为盛食器,用于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等饭食。此簋体较浅,鼓腹,盖捉手较大,双耳较小且有珥(ěr),圈足下置三短足,具有典型的西周中晚期器物特征。
“诸侯礼乐”——随州出土周代青铜器特展(三)
                                   蟠pan虺hui纹盖鼎
     春秋,通高36.7、口径30.5厘米,均川刘家崖出土。盖面装饰有蟠虺纹,腹部装饰蟠虺纹和一圈三角云纹,蹄足根部装饰兽面纹。
“诸侯礼乐”——随州出土周代青铜器特展(三)
                                   三棱锥鐏
     春秋,通长14.4、径长3.4厘米,均川刘家崖出土。戟上的构件,上端呈三棱锥体,用来插柲,底端为銎口,有六个三角形边饰,中间装饰以雷纹为地的浮雕龙纹。
“诸侯礼乐”——随州出土周代青铜器特展(三)
                                    青铜鼎
     春秋,直径29.5厘米,高24.5厘米随州出土。三足外撇,盖面上有三个兽形环钮,盖和腹部都装饰蟠虺纹和陶纹。
“诸侯礼乐”——随州出土周代青铜器特展(三)
                                        青铜盘
       西周,直径45厘米,高9厘米。随州出土。
“诸侯礼乐”——随州出土周代青铜器特展(三)

“诸侯礼乐”——随州出土周代青铜器特展(三)
                                    青铜剑
     春秋,上:通长60厘米,宽5.5厘米。下:通长42厘米,宽4厘米。随州出土。
“诸侯礼乐”——随州出土周代青铜器特展(三)
                               青铜辔头一组
       战国,通长150厘米,随州出土。车马器。用于束缚马头,使人可以控制马匹。
“诸侯礼乐”——随州出土周代青铜器特展(三)
                              青铜节约一组
       战国,直径15厘米,随州出土。车马器。马辔上的构件。
“诸侯礼乐”——随州出土周代青铜器特展(三)

“诸侯礼乐”——随州出土周代青铜器特展(三)


“诸侯礼乐”——随州出土周代青铜器特展(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