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8日 湖南省文化馆 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湘人技艺——陶瓷
醴陵釉下五彩瓷
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
醴陵位于湖南东部,瓷土资源丰富,良好的条件使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得以产生和传承发展。清末首创的釉下五彩瓷器,成为醴陵窑的特色。醴陵釉下五彩瓷采用自制釉下色料,运用国画双勾分水填色和“三烧制”法,将画现溶于釉下,画面平滑光亮,具有饱满的水分感。醴陵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的特点闻名于世。

醴陵釉下五彩瓷瓶《婵娟》
陈扬龙

醴陵釉下五彩瓷瓶《豌豆图》
陈扬龙

醴陵釉下五彩瓷瓶《盛世花开》
黄永平

醴陵釉下五彩瓷瓶《何荷》
陈扬龙

醴陵釉下五彩瓷浮雕金毛主席像
黄永平
醴陵釉下五彩瓷小茶壶
黄永平

醴陵釉下五彩瓷文房用品及生活用品 黄永平

长沙铜官窑陶瓷雕塑作品
刘坤庭

长沙铜官窑仿古彩陶
陈月华

岳州扇
岳州扇厂
湘人技艺——编织

益阳小郁竹艺品
益阳市朝阳小郁竹艺有限公司

湘西竹编生活用品
徐克双
胡庭贤
长沙棕叶编工艺品 王文定
长沙棕叶编是以棕叶编制而成的小工艺品。初为鲜棕树叶编织,因易枯变形,艺人进行改进,将鲜叶进行处理,经久不变,色彩鲜明,形态更为逼真。主要有鸟、虫、虾、鹤、蛇、青蛙等各种昆虫动物,栩栩如生,被誉为“江南一绝”。

长沙棕叶编工艺品
王文定

凤凰纸扎
小狮子头及骨架
聂方俊
凤凰纸扎
龙
聂方俊
湘人技艺——雕镌

菊花石雕
湖南菊花石雕是我国三大石雕之一,已经有270多年历史。菊花石生成于2。7亿年前,主要产于湖南浏阳、泸溪等地,因内含自然形成的白色菊花形结晶体而得名,蕴量十分稀少。清乾隆年间,菊花石雕即作为宫廷贡品,初仅以石砚等小型文案用品为主,后发展为大花瓶、假山、桌面、椅面等。菊花石雕刻技艺,有平雕、浮雕、圆雕、线雕、镂空雕、立体雕、综合雕等多种处理手法,匠人依据花形和题材因材施艺,使之转折自如,生动流畅,轮廓分明,每件石雕作品都堪称独一无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