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湘记忆——湘人技艺(上)

(2017-03-31 07:21:13)
分类: 长沙记忆
                     (2017年2月28日 湖南省文化馆 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湖湘记忆——湘人技艺(上)

湖湘记忆——湘人技艺(上)

湖湘记忆——湘人技艺(上)
                              湘 人 技 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湖南厚土丰殖,人杰地灵,能工巧匠辈出。他们利用身边随手可得的木、布、纸、竹、泥土等材料,巧妙构思,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夸张,以及人们所熟悉的寓意谐音等表现手法,创造出了丰富多采的湖南民间美术品和传统手工技艺。湖南民间美术和手工技艺制作技艺高超,作品积极乐观,清新刚健、淳朴活泼,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理想,显示出湖南民间艺人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湖湘记忆——湘人技艺(上)

 

湖湘记忆——湘人技艺(上)

      织    湖南气候温和,阳光、雨水充足,适于农桑,自古纺织、刺绣发达。早在战国秦汉时期,湖南刺绣就达到了很高水平。楚墓出土的龙凤纹绣品,精美绝伦;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织绣文物,可以代表西汉初期织绣的最高成就。湘绣在楚、汉刺绣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将多种艺术融为一体,强调写实,形象生动,被誉为四大名绣之一。湘西苗绣、土家织锦、侗族织锦和花瑶挑花,这些开在山野的奇葩,也以其质朴的艺术风格,在不经意中吐露芬芳,呈现出别样风姿。
湖湘记忆——湘人技艺(上)

湖湘记忆——湘人技艺(上)
     土家族织绵主要分布于湖南永顺、龙山、保靖、古丈四县的土家族聚住区。土家织锦民间俗称“打花”,主要有打花铺盖(土家语“西兰卡普”)和花带两大品种。织锦以棉纱为经线,各色丝、棉、毛线为纬线,采取通经断纬、反面挑织的方法,在古老的木制斜机上手工挑织而成。图案题材选用范围广,“阳雀花”、“四十八勾”、“台台花”等是经典图案。土家锦工艺独特,色彩斑斓,图案古朴,广泛使用于土家人的生活中。
湖湘记忆——湘人技艺(上)


湖湘记忆——湘人技艺(上)

湖湘记忆——湘人技艺(上)

湖湘记忆——湘人技艺(上)
      花瑶挑花  花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居住在雪峰山东北麓的溆浦和隆回接壤处,海拔1300米的崇山峻岭之中。挑花是花瑶人世代相传的民间工艺。花瑶妇女以靛青色、白色土布为载体,不用描图和模具,用挑花针通过数针法,循土布的经纬徒手挑制,将各色丝线挑入,工艺独具一格。花瑶挑花图案取材广泛,大体可分为动物、植物、历史、生活习俗四大类。图案构思奇巧,造型大胆夸张,布局均衡对称,色彩黑白分明,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挑花被称为一部穿在花瑶人身上的史书。
湖湘记忆——湘人技艺(上)

湖湘记忆——湘人技艺(上)
   侗锦织造技艺  湖南侗族主要分布在怀化的通道、靖州、会同、新晃、芷江等与贵州交界的12个县。侗族妇女从小就在大人的指导下学习织锦技艺,有擅长织绵和喜用侗锦的传统。侗锦用斜架式的织布机进行编织,有“素锦”和“彩锦”之分,图案分段排列,每段图案为一组,图案线条呈直线,以人字形、十字形、口字形、米字形等为多见。花纹由织花和挑花两种工艺来实现,用料大多是自纺自染的棉线和麻线。侗锦以其独特的编织技艺、富有特色的图案、丰富的文化内涵而成为大陆著名织绵之一。
湖湘记忆——湘人技艺(上)


湖湘记忆——湘人技艺(上)


湖湘记忆——湘人技艺(上)
     大布江拼布绣历史悠久,是一种流行于民间的原生态造型艺术。它以民间随处可见的碎布和旧衣物为原料,以黑白蓝红黄为主要颜色,结合绣娘天马行空的想象,“以针代笔”、“以线晕色”,精心制作出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艺术作品,传达内心丰富多采的情感世界。其构图饱满,针法巧妙多变,造型洗练夸张,用色对比强烈,表达了人们对生活和事物的认知,以及美好未来的祝愿与企盼。

湖湘记忆——湘人技艺(上)
      湘西苗绣  
湘西苗绣源于民族图腾崇拜,主要反映喜庆、吉祥、人寿、年丰的物象。苗绣针法丰富多样,有挑纱绣、平绣、粘绣、绕绣、花籽绣、米粒绣等。图案讲究对称、平稳、严谨、紧凑、丰满而疏密虚实得当。苗绣配色讲究,青、中年妇女服饰和室内装饰用色对比强烈、浓艳,多以红、黄、绿、白等暖色线绣;老年妇女服饰和用于生产劳动的装饰对象,则多以青、蓝、黑、紫等冷色线绣。

湖湘记忆——湘人技艺(上)
                            苗绣   双鱼牡丹   吴四英
湖湘记忆——湘人技艺(上)
                         苗绣   狮子滚球   吴四英

湖湘记忆——湘人技艺(上)
       湘绣  湘绣是以长沙为中心的湖南汉族地区刺绣品总称。湘绣独特技艺,尽在施针用线之中,常以国画为蓝本,针法多变,线色万千,凭借针法的特殊表现力和绣线的光泽变化,使绣制出来的作品,不但保存画稿原有的笔墨神韵,更增添了物象的真实性和立体感。独特针法——“毛法”绣制的湘绣走兽,毛丝有力,威武雄健,成为四大名绣中独有的形象标志;双面全异绣,更使湘绣的表现形式和技艺达到了惊人的水平,被誉为“超级绣品”、“魔术般的艺术”。

湖湘记忆——湘人技艺(上)


湖湘记忆——湘人技艺(上)

湖湘记忆——湘人技艺(上)
      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湖南蓝印花布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制作大致经过裱纸、描稿、刻版、上油、调料、刮浆、入染、晾晒、淌洗、卷布、碾布等过程。均是在家织的白色布面上绘制绘制各种花纹图案后,然后用靛蓝入染。其技艺独特,纹样古朴,注重大的色块对比和细部刻画,点线细密,巧为拼集,虚实明暗,妥加调配,图案丰富多采,寓意吉祥。在民间曾被广泛用于被面、床单、门窗、桌布、包袱、枕巾、帐檐、腰带、头巾、围裙、肚兜、椅巾等日常生活用品之上。
湖湘记忆——湘人技艺(上)
                               凤凰蓝印花布  刘大炮
湖湘记忆——湘人技艺(上)
                             凤凰蓝印花布印版  刘大炮
湖湘记忆——湘人技艺(上)
                             感谢有您    感恩光临
湖湘记忆——湘人技艺(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