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595640927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湖湘记忆——湘风湘俗
(2017-03-28 07:46:27)
分类:
长沙记忆
(2017年2月28日
湖南省文化馆
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湖南,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南面,东南西三面环山,中部多丘陵、盆地,北部为平原,其间湘、资、沅、澧四水蜿蜒汇入洞庭;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物产丰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就了“潇湘夜雨”、“洞庭秋月”等美景,赢得了“鱼米之乡”等美誉。
湖南历史悠久,早在50万年前即有人类活动的痕迹。湖南古为蛮、越之地,外地移民自商周起不断迁入,湖南便成为一方多元民族和文化的交汇地,至今仍聚住着六千多万汉族和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等八个世居少数民族,他们勤劳朴实,各自保持本民族的特色,而又美美与共。
悠久的历史,多元的民族和文化,独特的自然资源,给湖南留下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迄今为止,湖南省的昆剧、汩罗江畔端午习俗和湖南皮影戏作为昆曲、端午节和中国皮影的捆绑项目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展览分为
“湘风湘俗”、“湘人技艺”、“湘音湘韵”
三个篇章,通过图片、文字、实物及音像作品等,对富有浓郁湖湘文化特色的湖南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进行了集中展示,其中不乏享誉世界的瑰宝。
湘风湘俗
湖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早在50万年前,湖湘大地已有人类的活动。随着历史上人口的变迁,逐步形成了当今以汉族为主体,土家、苗、侗、瑶等多民族聚居的局面。悠久的历史,多元的民族,以及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创造的形式多样而又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共同构成了湖南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和底蕴深厚的湖南民族民俗文化,留下了丰厚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汩罗江畔端午节
农历五月端午节是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一般从五月初一开始到十五止。汩罗江畔的端午习俗,除了办盛宴、吃粽子、插艾挂菖、喝雄黄酒、赛龙舟外,雕龙头、偷神木、唱赞词、龙舟下水、龙头上红、朝庙、祭屈原等都有神密的仪式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还留下了“宁荒一年田,不输五月船”等许多端午民谚。观龙舟、回娘家、躲端阳、插艾叶、喝雄黄酒更有浓郁的地方含义。“汩罗江畔端午节”涵盖了祭祀文化、屈原文化、龙舟文化、节日文化等多重内容。
火宫殿庙会
源于我国上古时代人类对火的崇拜,是一种由古老的火文化引发的融宗教、民俗、饮食、消防于一体的多元文化。火宫殿庙至今仍保留着演唱各种戏曲、弹词、捏面人、转糖、古玩、剪纸等十多种民间民俗文化项目,流传有近200年的臭豆腐等“八大小吃”传统工艺仍在传承发扬,是湖湘风味小吃的源头。
土家族舍巴日
汉语讲即“摆手活动”之意,主要分布于酉水两岸的龙山、永顺、保靖、古丈四县,它以崇祖和亲为主题,旨在祈福避灾,一般于正月举行,是土家族祭祖的隆重盛典,是土家文化的庞大载体。其仪式内容包括迎祖祭祖、跳摆手舞、唱摆手歌、演毛古斯和竞技游艺等节目。摆手舞舞汇丰富,不少村寨的动作达一百多个。摆手歌是土家民歌民谣的集锦,可以唱几天几夜。毛古斯是一种原始戏剧舞蹈,反映土家先民的生产与生活,及其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神崇拜等远古信仰。
苗族四月八
“四月八”是苗族人民聚会欢庆的重大节日。苗族“四月八”源于苗族祭祖活动,即请求列祖列宗保佑子孙幸福,祛邪避灾。随着时代的变迁,苗族“四月八”活动内容不断丰富,已成为集民俗、音乐、舞蹈、服饰等多项表演为一体的盛大节日活动。苗族“四月八”主要内容有赶歌场、苗鼓舞、跳月等,人们在一起吹笙、跳舞、唱山歌、荡秋千、上刀梯、玩龙灯、耍狮子等。这一天,成千上万的苗族男女都要穿上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涌入歌场周围,人山人海,场面极为壮观。
生活习俗
生活是人类所有日常活动和经历的总和,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习俗。生活习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日常生活服务。湖南地处我国中部,民族众多,多种文化交汇融合,生活习俗丰富多彩。
江永女书
主要流传于湖南江永县东北部一带,是世界上唯一的女人文字,它诞生在宋朝,确在影响着汉字的结构,它同时又是汉字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将又多了一个新的窗口
。
女书是湖南江永女书专用的汉语方言音节表音文字。女书作品书写在精制布面手写本(婚嫁礼物)、扇面、布帕、纸片上,分别叫做“三朝书”、“歌扇”、“帕书”、“纸文”。有的绣在帕子上,叫“绣字”。这里妇女有唱歌堂的习惯,常常聚在一起,一边做女红,一边唱读、传授女书。妇女们唱习女书的活动被称作“读纸”“读扇”“读帕”,形成一种别具特色的女书文化
。
炎陵祭典
炎帝是我国上古时代杰出的部落首领,炎帝文化是以炎帝为始祖的各民族原始先民的智慧和长期实践的总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和华夏民族千年文明的象征。湖南省东南的炎陵县是炎帝神农氏陵寝所在地,从汉代起,祭祀炎陵遂成习俗,历经各代而香火不断,炎帝陵已经成为炎黄子孙寻根祭祖向往的圣地。
巫傩祭
湖南历属荆楚之地,自古巫傩之风盛行,昔日楚屈原流放沅湘,曾亲眼目睹了民间巫傩祭典,著成千古名篇《楚辞.九歌》。近代,当中原等其他地区的巫傩之术逐渐衰落时,湖南尤其是湘西、湘南一带巫傩之风反而盛行,傩坛数量猛增,傩术也开始与本地戏剧融合,变得更具艺术性、更具表现力。
展厅外张贴的剪纸12生肖
感谢有您
感恩光临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烟雨濛濛橘子洲:海棠雨后不胜佳
后一篇:
春色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