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元月26日
长沙博物馆)


丁酉新春,来自长沙博物馆、湖北博物馆、河北博物馆、四川博物馆、河南博物馆、黑龙江博物馆等20多家博物馆的400余件鸡、凤、神鸟题材的文物和民俗作品,通过天鸡破晓(鸡的起源和属性)、鸡鸣五德(鸡的文化)、雄鸡百变(鸡的艺术)、神鸡吉祥(鸡的民俗和信仰)四个单元,从历史、文化、艺术、民俗等视角讲述鸡的故事,让人们在农历鸡年新春之际,了解生肖文化及相关民俗,感知年俗蕴含的精神文化。
十二生肖中,鸡是唯一的家禽。鸡属鸡纲雉科,鹧鸪、锦鸡、孔雀均与其同宗。鸡自古被视为祥瑞之物,所谓“鸡者,吉也;雄鸡,乃大吉也。”鸡因吉而谐音,由音而成名,且“文、武、勇、仁、信”五德兼备,故被世人称为“德禽”、“义禽”、“灵禽”、“禽圣”,亦称“司晨鸟”、“知时禽”、“报晓禽”、“烛夜”等。
鸡自进入畜养行列三千多年以来,与人类朝夕相处,相亲相伴,进而被赋予诸多情感与文化色彩,其神圣意义也自古贯穿于各种神话传说与民俗信仰中。在创日神话中,鸡为六畜之首,农历正月初一为鸡日。无论冬寒夏暑,雄鸡准时报晓,人们尊鸡为呼唤光明的阳鸟,也是农耕时代人们日出而作的报晓神,武士闻鸡起舞和文人寒窗苦读的闹钟,男女情爱的信使,辟邪驱恶的卫士,官运腾达的吉兆。
十二生肖中,鸡是最接地气的动物,古往今来它们一直孜孜不倦地为人类提供着物质的、精神的食粮,或报晓司晨、祭祀通灵、驱邪纳吉、迎春祈福,或觅食相呼、将雏携幼、遇敌相斗。鸡的丰富,鸡的精彩,鸡的复杂,鸡的多元,是人类对鸡的理解和赋予;鸡的“五德”,是人类对自身素养的期许与追求;“鸡雏待饲”,代言了封建帝王勤政爱民的政治信仰;“闻鸡起舞”,寄情于年轻人的家国抱负;“雄鸡一唱天下白”,是对信仰和希望的砥砺。鸡的生肖艺术,同样充满亮点和生趣,用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工艺手段所塑造的鸡形象、鸡装饰,千鸡百态,各具其妙。它们所表现的审美情趣,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凝聚了鸡进入人类生活数千年以来的诸般智慧与情感,也深深寄托着人类对美好世界和生活的体察与感悟。丁酉新春,群鸡贺岁,金鸡献瑞,天地祥和!


(有关资料来自网络)
感谢有您
感恩光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