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3日长沙地铁1号线铁道学院站、开福区政府站)


6月28日至7月28日,“换乘时代,感恩同行——第四届长沙‘轨道杯’”主题摄影展在地铁1号线开福区政府站和铁道学院站展出。此次摄影展通过“感恩市民、感恩建设者、感恩城市”三大板块,以数百幅影像作品记录了对轨道交通事业予以包容和支持的市民、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过程、辛勤劳动者工作的画面。
感恩城市篇:沿着长沙地铁1、2号线的脉络,新老照片对比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愿勾起你我怀旧思乡、寻根探秘的情愫,感受愈加幸福的长沙。

马厂三面临水,一面临路。位于芙蓉北路的马厂,上世纪90年代末期,属于长沙市郊区国营综合农场。早在明朝时,马厂所在地是朝廷的马政机构,作为官府运输时换马休整的地方。如今,马厂已以昔日的郊野农村变为了繁华的都市,老地名用作地铁站名,见证历史的变迁。
北辰三角洲位于长沙市开福区,湘江与浏阳河交汇处,西临湘江,北依浏阳河,东靠芙蓉北路,南抵319国道城区段。长沙市图书馆、博物馆、规划展示馆和音乐厅坐落于此。三馆一厅及亲水码头、景观塔等文化活动展示平台,构成了长沙滨江文化园。已经成为湖湘文化的一张新名片。
开福寺始建于五代时期,后历经宋、元、明、清各朝,香火不绝,名僧辈出。开福寺是中国佛教重点开放寺院之一,被列为湖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佛教协会设在寺内。



千年历史中,五一广场周围一直是历代古长沙的官署所在地。如今,五一广场商圈拥有10万多商家,年消费额数百亿元,日均客流量为30万人次,是长沙乃至整个湖南名副其实的客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财富中心。在长沙人心目中,它像一颗有力跳动的城市心脏,辐射星城商业无限活力,时刻引领着城市经济、时尚、文化风向标。


南门口位于长沙市天心阁南边约200米处,城南路与黄兴路交叉路口,即为南门口。百年来,著名的长郡中学一直座落于此。南门口的地名历史已然逾越百年。在晚清、民国时期,这里人潮涌动、车水马龙,是商贾云集的地方。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购物与美食的繁华兴起,成为长沙市民最喜爱的富有生活气息的老城街区。

虽然同叫长沙火车南站,但是上世纪60年代的火车南站,并不在现在长沙城东高铁南站区域,而是依偎着湘江,紧靠码头,即现在湘江路风光带的火车头公园。


湘江路沿线风光带始建于1995年,主要以休闲长廊和雕塑为主景,配以形式各异的小广场、小公园、景观小品、灯光高化等配套设施,组合种植了多品种乔木和灌木,体现了江水两岸相互映衬的独特景色。湘江风光带环境优美,功能丰富,既可以防洪水,又可以旅游休闲,健身娱乐。





橘子洲位于长沙城区湘江江心,是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少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河洲之一,形成于晋惠帝永兴二年(公元305年),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橘子洲,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四面环水,南北长约6公里,东西宽狭处不足百米,宽处约两百米,形状为长岛,是长沙重要名胜之一。2004年长沙市委、市政府决定对橘子洲进行提质改造,经过工程建设者们4年多的辛勤劳动,一个碧簪卧波、激流耸翠、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桔子洲景区呈现在世人面前。橘子洲交通极方便,是国内唯一设有地铁站的江心洲。




梅溪湖位于长沙大河西先导区,西二环至三环之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梅溪湖是一片低洼地,溪、河、湖、塘众多。如今,梅西湖国际新城是大河西先导区开发的重点片区,定位为“国家级绿色低碳示范区,长沙未来城市中心”,主体功能定位为“国际报务与科技创新城”,包括国际文化艺术、国际商务、科技创新研发、国际会议会展、专家院士村、高端住宅等几大片区。







长沙老火车站建于1912年,占地约万余平方米,站前广场不足千平方米,—个候车室,设备十分简陋。1949年兴建了一些平房,作为办公、售票、行李包裹装卸用房。这座位于市中心的老火车站到上世纪70年代已经不堪重负。1975年长沙火车站新建提到了重要日程,这年7月新车站在当时的长沙郊区五里牌东南端破土动工,1977年7月1日新的长沙火车站正式通车运营。雄伟宽敞的新车站今非昔比,总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成为当时全国屈指可数的一流火车站。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长沙火车站还获得了“建国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成为300座最美建筑之一。


长沙南站位于长沙市雨花区花桥路,是连接京广高铁与沪昆高铁的重要枢纽,也是中南地区的区域性铁路客运中心。长沙南站于2007年11月正式动工,2009年12月26日正式投入运营。车站占地面积5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7.8万平方米,设有京广、沪昆2个车场以及13个站台和28条股道。长沙南站将长途客运站、公交枢纽站、地铁车站、磁浮车站融为一体,实现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的无缝对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