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5日 湖南省工艺美术馆)
第五届湖南艺术节湖湘工艺美术创意成果展
卑微入尘埃 石中花盛开——菊花石雕 

铸酒溢香

绽放
她为了一次烂漫的绽放,蓄积一生的时光,一扫百花开尽的萧索和寂寥。菊花石是地质中的天然花卉,主要产于湖南浏阳和泸溪等地,形成于2.7亿年前的浅海中,其资源已相当有限。花瓣形状逼真,层次丰富,质地坚硬细腻,玉洁晶莹,酷似迎霜怒放的秋菊,它石材颜色丰富,石质坚韧细腻,且含有对人体有益的锶、硒等微量元素,更突出了菊花石的珍奇。因石头中蕴含的方解石晶体酷似菊花而得名,又被称之为“会唱歌的石头”。

厚德



龙球

人和草木一样,都要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荣枯生发,生老病死,都逃不出自然这双“看不见的手”的掌心。而要在芸芸众生之中脱颖而出,唯独只有凸显、放大自己的特异之处这一条途径了。菊花石就是这样“取日月之精华,吸天地之灵气”历经漫长岁月的积淀,以花的姿态,石的坚韧,最终怒放盛开。

石菊假山

秋菊傲霜

衍
6000多年的时光轨迹?看菊花石里的文字演变。
《衍》以活字印刷结合篆刻艺术为主体表现意象,融合了汉字在时空隧道中历经6000多年的变化。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其演变过程为:神秘的甲骨文
→ 高古的金文 → 沉稳的小篆 → 古拙的隶书 → 雄浑大气的楷书 → 浪漫自由的行书
→激情绚烂的草书。
本作品以寓意和谐永恒、生生不息的太极形式,表现汉字的历久弥新、连绵不绝,颂扬了其穿越千古独步世界文化之林的勃勃生机。作品还融合了中华民族的书法艺术。从各个历史时期中,精选代表性极强的书法名家名作,旋转中亦凝聚亦绽放的表现形式,不仅强调了悠久而古老的时光轨迹,而且蕴涵了中华民族广博而深厚的传统文化。
本作品以汉字为主体,有机地融合了藏文、西夏文、满文、东巴文……在经纬交织中,各种中华民族的文字形成了向心而富有凝聚力的和谐整体,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团结互融,象征着各民族文化、文明的和谐统一。


菊花石的开采非常艰难,同一批次开采出来的石料,不是每块石料都能开出花,所以挑出花型好的菊花石就更是难上加难了。工艺师在选到一块花型好的菊花石会欣喜若狂,将其视若珍宝,然后根据其花型经过巧妙构思,胸有成竹后才会挥锤握凿。每一件作品的创作都是工艺师的一次灵魂洗涤,他们不断突破菊花石具象形态的限制,创作出一件又一件别具一格的菊花石雕。






有一种优雅就是黑白灰的优雅,孤傲倔强地绽放,让人由怜生爱。殊不知天工造物,将这种灵魂赋予了石头。记住她叫“菊花石”。



梅菊争艳

祥龙瑞凤
源于民族图腾的祥龙、瑞凤、庆云设计展示了前所未有的伟大盛世,祥龙所至,宝贵吉祥;瑞凤来临,国泰民安。
(有关资料来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