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5日
湖南省工艺美术馆)
第五届湖南艺术节湖湘工艺美术创意成果展


第五届湖南艺术节重要活动之一,湖湘工艺美术创意成果展于10月27日到11月16日在湖南省工艺美术馆举行。今天,穿越大半个长沙城,来到位于城北三一大道156号的工美大厦一饱眼福。
据说,展区面积共2500平方米,展出面向全省14个市州公开征集遴选石雕、木雕、根雕、竹雕、陶瓷、刺绣、织锦、剪纸、砂石画、竹编、烙画、金属及其他民族民间工艺品等50多个种类的工艺美术作品1000余件,并特邀一批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联合参展。大师力作与新人新作齐齐亮相,这是一次湖湘工艺美术行业近年来发展情况的集中展示,充分展示了湖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创新创意成果。
湖南传统工艺美术品类众多,已形成了雕塑工艺类、金属工艺类、漆器工艺类、花画工艺类、天然植物纤维编织工艺品、抽纱刺绣工艺品、珠宝首饰类、民族工艺品、美术陶瓷、烟花爆竹十大类近百个品种,湘绣、烟花爆竹、菊花石雕、艺术陶瓷、金属工艺、土家织锦等知名品类享誉中外。
湖南省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湘绣、菊花石雕、釉下五彩、凤凰蓝花布印染、凤凰纸扎工艺、浏阳花炮制作技艺、滩头木版年画等近十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雕、石雕、土家族竹雕、湘西苗绣、湘西苗族挑花、邵阳羽毛画、竹编技艺、泸溪傩面具、苗族花带技艺、湘西土陶制作技艺、竹编技艺等十余项。
展厅在工美大厦的一、二楼,展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可能是展区面积有限,感觉展品拥挤,甚至有点凌乱,标识说明也不全。当然,瑕不掩瑜,展出的作品精彩纷呈,堪称湖湘工艺美术的饕餮盛宴。
情针意线“绣”不尽——湘绣

湘绣作品无疑是这次展览最亮丽的风景。湘绣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带有鲜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绣产品的总称。湘绣起源于湖南民间刺绣,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为我国四大名绣之一(四大名绣是苏绣、湘绣、粤绣和蜀绣)。湘绣主要以纯丝、硬缎、软缎、透明丝和各种颜色的丝线、绒线绣制而成。其特点是构图严谨,色彩鲜明,各种针法富于表现力,通过丰富的色线和千变万化的针法,使绣出的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




从1958年长沙楚墓中出土的绣品看,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湖南地方刺绣就已有一定的发展。一九七二年又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中出土了四十件刺绣衣物,说明远在二千一百多年前的西汉时代,湖南地方刺绣已经发展到了较高水平。




随着湘绣商品生产的发展,经过广大刺绣艺人的辛勤创造和一些优秀画家参与湘绣技艺的改革提高,把中国画的许多优良传统移植到绣品上,巧妙地将我国传统的绘画、刺绣、诗词、书法、金石各种艺术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湘绣以中国画为基础,运用七十多种针法和一百多种颜色的绣线,充分发挥针法的表现力,精细入微地刻画物象外形内质的特点,绣品形象生动逼真,色彩鲜明,质感强烈,形神兼备,风格豪放,曾有“绣花花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的美誉。








江南竹韵
取材于农村大自然意境,竹叶摇曳,交织如蓝,流水倒影,微波涟漪,近处绿水无声流淌,远处耕牛田畔信步,油菜花香,一副色彩浓淡相宜,意境动静互制,具有大自然特色的湘绣作品。
(有关资料来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