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湘府路大桥,来到洋湖大道,北望映入眼帘的便是美丽的长沙洋湖湿地公园。据说这是我国中部地区最大的湿地公园,面积达5.2平方公里。四月的洋湖湿地,蔚蓝的天空,温润的阳光,绿肥红未瘦,草长且莺飞。和煦的春风,裹挟着绿树、水草、泥土的馥郁芬芳,吹皱一湾碧水,那经过阳光折射洒落在湖面上的点点晶亮,随波涌动,仿佛从天上撒落的满湖碎银。一切,都那么的充满诗情画意,那么的令人心旷神怡。
人间四月,洋湖有约......
去年9月,2014大美洋湖•中国(长沙)国际雕塑艺术节成功举办,来自17个国家的21名雕塑家齐聚洋湖湿地,在长达45天的艺术之旅中,他们创作了21件珍贵的雕塑作品。经过专家设计,这21件雕塑作品全部安置于洋湖湿地国际雕塑园内。雕塑园占地450亩,按照地景式主题雕塑园设计要求,所有雕塑呈带状分布,或环绕着湖面,或靠近主游线,或放置于观景平台,或立在绿树浓荫下,或卧于芦蒿浅草中。雕塑与湖面、白鹭、湿地景观相互融合,在时光中共同成长,石、水、鸟、景等元素共同构成一幅优美画卷。今后几年,洋湖湿地将持续举办国际雕塑艺术节,逐步增加园中的雕塑作品。
每一座雕塑,都有一个故事、一种情感。雕塑是艺术家们凝固的思想,面对这21座雕塑,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触,产生成千上万的思绪与联想。这些感念与想象,让450亩的洋湖国际雕塑园成了艺术与思想的殿堂,原本自然优美的洋湖湿地,更增添了人文的魅力。
洋湖女 雷宜锌(中国)
材料:汉白玉
柳叶眉、上扬的眼角、鹅蛋瓜子脸,雷宜锌的雕塑作品《洋湖女》安放在洋湖湿地的水系边,女神婉约的秀发如同洋湖蜿蜒的河流,花岗岩雕塑的曲线与洋湖的水波融为一体,洋湖女以端庄、恬静的微笑,迎接着五湖四海的游客。
扬帆
尼古拉贝杜(意大利)
材料:芝麻黑
有这样一个古老的传说:潘妮洛普的丈夫尤利西斯驾着“阿里戈”号帆船出海,但却一直没有回来。有谣言说她的丈夫已死去,但她不相信。这期间,一些追求者对潘妮洛普展开了攻势,但她说她要织完一匹布才会再嫁。而事实上,她白天织布,晚上就把布拆了,布永远织不完,她一直在等待丈夫归来。法国雕塑家尼古拉便在他的作品《扬帆》中,用大理石“织”了一面帆,隐喻潘妮洛普的丈夫驾船归来。雕塑中的另一面帆,则寓意着郑和下西洋的事迹。两艘航船的汇聚,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奔跑的墙壁
吴祖昱(韩国 )
材料:不锈钢板
霾
孙绍群 (中国 )
材料:灰麻
雾霾是当今社会一个谁也绕不开的话题,《霾》雕琢出一个悲怆的中年妇女形象,她屏住的呼吸,紧抿的嘴唇,旨在唤起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向日葵少女源于希腊神话,美少女克莱荻亚非常爱慕太阳神阿波罗,她想要每天亲吻他的脸庞、追逐他的目光。但由于人和神的区别,她的爱情注定得不到回应,不过她始终注视着阿波罗的身影。久而久之,她站立的双脚变成了根,瘦弱的身体变成了枝叶,仰望的面庞变成了花朵,不变的是她依旧朝向太阳。
孤独的勇士
瓦尔林科.维切斯拉(俄罗斯)
材料:锈石、铸铜
问道
吴为山(中国)
材料:汉白玉
中国雕塑家吴为山创作的《问道》,雕塑的则是人们熟知的中国两大思想家、圣人:老子和孔子。两大思想家分立道路两侧,寓意着他们持有不同思想、见解,面向不同的方向,则意喻有关人生之路、生命之路的诘问。他们的相互问道,在这里碰撞出伟大的思想火花。
巢
帕斯奎勒.马蒂尼(意大利)
材料:洞石
云朵双胞胎
卡罗尔.特纳(美国)
材料:福建光泽红
方圆轨迹
朱尚熹(中国) 材料:钢
小丑
索里亚.朱迪 (法国)
材料:大理古
燕德拉
米格尔.艾希拉(西班牙)
材料:钢
城市精神
沙拉.哈马德 (埃及) 材料:铸铜
无国界
贝亚塔.罗塔斯(匈牙利)
材料:灰色大理石
跳水者
艾蒂安.兴勒(英国)
材料:铸铜
思想自由 莫凡蒂.歌让德.欧若(肯尼亚)
材料:晚霞红大理石
石棚
苏索.瓦斯克斯.帕多(西班牙)
材料:钢板
和平之门
西迪.康塔帕克奈卡(印度)
材料:福建锈石
将作品置于矮丘之上,配以环境石柱、条石台阶,以呈现寻迹、思想之径;石柱底部亮化,人们从条石台阶走过时,伴随着两侧的光晕,虔诚而上,寓意登高攀远,追求真理。
(有关说明资料来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