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飞虎营盘今犹在,儒将风骚彪千秋

(2015-02-13 08:29:12)
标签:

营盘街

辛弃疾

飞虎军

儒将

分类: 长沙记忆

 飞虎营盘今犹在,儒将风骚彪千秋

    有多少冠以“营盘”的街道?不知道。只知道香港、重庆、沈阳、太原、济南贵阳、长沙等地都有营盘街。“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些街道想必都与军事军营有联系。长沙营盘街,因当年辛弃疾创建飞虎军扎营于此而得名。 

飞虎营盘今犹在,儒将风骚彪千秋
        提到辛弃疾,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那些千古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少年不识愁滋味”、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其实,辛弃疾既是开一代词风的文豪,也是能征善战、熟稔军事的国之栋梁

   1179年,39岁的辛弃疾雄姿英发,入湘任潭州(即长沙)知州兼湖南安抚史。辛弃疾上任三把火:一是兴修水利,赈济灾民;二是开办学校,启发民智;三是巩固国防,筹建武装。

   辛弃疾上书孝宗皇帝,请求在湖南创建一支新的有战斗力的地方部队。 的建议获得了南宋政权的批准。他欣喜若狂,立即开始建军行动。他选择五代楚王马殷在长沙所建营垒旧地,建造规模很大的新营房。这一举动,遭到投降保守势力的反对。他们以聚敛民财的罪名,状告辛弃疾。皇帝听信一面之词,命他立即停工。辛弃疾既不害怕,也不声张,把金牌藏了起来,督令部属加速建营,限期完工。适逢秋雨连绵,所需20万片青瓦无法烧制,垒建营房和扩建道路所需石料也无着落。泰山压顶,辛弃疾胸有成竹,他令部下一面向官舍神祠取瓦;一面号召长沙居民每户各献瓦20片,官府付瓦价一百钱。长沙居民纷纷响应,不出两天,20万瓦片如数交齐。他又调出在押囚徒,命他们到城北的驼嘴山采石、以石赎罪。囚犯欢天喜地,都拚力取石,建营石材很快备齐。就这样,营房如期建成。这时,他才向朝廷上报全部的建营过程。因事情办得迅速圆满,反对派无懈可击,朝廷也就认可这一举措。辛弃疾借此机会,在长沙招募步骑兵数千,配备精良武器,日夜严格操练,不久就练成一支骁勇善战的地方军——湖南飞虎军。飞虎军南征北战三四十年,成为南宋中后期维护江南局势的军事支柱。金人称这支军队为虎儿军,闻风丧胆。

飞虎营盘今犹在,儒将风骚彪千秋
飞虎营盘今犹在,儒将风骚彪千秋

          辛弃疾才兼文武,豪迈过人;有胆有识,办事果断,深受长沙官民的拥戴。朝廷对此极为不安,很快就将他调离长沙。1184年,辛弃疾由湖南移师江西,改任江西安抚使。他走后,长沙官民十分怀念他,把飞虎军营地一带称之为营盘街。长沙营盘街东起蔡锷路,西至北正街,宽4米,长600余米,原本是长沙城北一条僻静的麻石老街。而今,营盘街扩改为宽40米、长4000米,西连过湘江隧道的交通要道。斗转星移,风雨沧桑800余年,营盘遗迹荡然无存,但辛弃疾英名永远留在长沙人的记忆里。营盘路旁立有辛弃疾塑像,长须飘逸,衣袂飞扬,腰别利剑倚骏马,一手持缰,一手捧卷,意气风发,浩气凛然。飞虎营盘今犹在,儒将风骚彪千秋!

飞虎营盘今犹在,儒将风骚彪千秋
飞虎营盘今犹在,儒将风骚彪千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