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藉品读(4)

标签:
饭锅圣人论衡·知实炊饭颜渊 |
圣人不能先知
《论衡·知实》
颜渊炊饭,尘落甑中。置之则不清,投地则弃饭,掇而食之。孔子望见,以为窃食。圣人不能先知,三也。
【译】
颜渊烧火做饭,灰尘掉到饭锅里了。想不管它饭就不卫生了;把有灰尘的饭扔掉又浪费了饭。所以,他把这有灰尘的饭抓出来自己吃了。孔子远远地望见了,就认为颜渊在偷饭吃。圣人不能先知先觉,这是第三个证据。
【品】
在《论衡·知实》中,王充用了一些事例来论证圣人也不能先知先觉,这是第三个论据。常言道眼见为实,孔子亲眼看到颜渊独自一人从饭锅里抓饭吃,他们当时正在受困挨饿,颜渊这是在偷饭吃。实际上颜渊是爱惜粮食,是要把好的卫生的留给他人吃,这是美德啊。如此看来就是亲眼看到的也不一定是事实。孔圣人为何也错看了人呢?就因为他没有问个为什么,没有调查研究。
1942年8月的一天,陕甘宁边区政府召开有各县县长参加的征粮会议。这时,天突然下起了雷阵雨,雷电击中了会场的一根柱子,坐在柱子旁边的延川县县长刘彩云不幸触电身亡。事后,有的群众说,为什么雷电没有劈毛泽东?毛泽东得知后,没有派人去追查诅咒自己的人,而是认真地向当地干部了解群众诅咒的原因。原来,边区政府下达的征粮任务过重,群众有意见,就借“劈雷”一事发泄不满。毛泽东知道原委后,指示有关部门将征粮任务从20万担(每担150千克)减为16万担。群众的怨言消除了,边区政府同群众的关系更密切、更亲近了,毛泽东在群众中的威望更高了。如果毛泽东不问青红皂白,就要追查惩罚诅咒自己的人,结果会如何呢?
为人处世,生活工作,都应该重视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