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藉品读(3)

标签:
子罕失主玉石宝物宝玉 |
分类: 时空隧道 |
不若人有其宝
《左传·襄公十五年》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译】
宋国有个人,得到一块玉石,把它献给子罕,子罕不要。献玉石的人说:“我曾把它给玉石匠看过,玉石匠认为是宝玉,所以我才敢于献给你。”子罕说:“我把不贪当作宝物,你把玉石当作宝物,如果把玉石给了我,我俩就都丧失了自己的宝物,不如我俩都拥有自己的宝物。”
【品】
“黄金有价玉无价”,经行家鉴定确认的宝玉,定然是无价之宝了.子罕婉言谢绝了来人的馈赠,因为他心中有比宝玉更贵重的东西——不贪的美德。
不贪是地球人公认的美德。据凤凰卫视报道,近日,阿根廷一位49岁名叫戈里的出租车司机,在自己的车里发现了一个装满钞票的公文箱,约合3.5万元美金,面对很多人梦寐以求的财物,他二话不说,马上寻找失主,几经周折把原物交给了失主。消息传开,阿根廷国人好评如潮,很多人写信表扬他:邻居们以他为荣,专门制作了横幅挂在他门前;有两个青年人开设了一个网站号召人们捐款奖励他,不到两天就筹集了近3万美元;失主也表示要拿失物的十分之一来感激他。戈里本人却十分平静,他认为这样做很平常,没什么值得夸耀的,他说:我很吃惊人们为什么这样惊讶,人人都会这样做的,母亲告诉我,不是自己辛勤劳动获得的东西会很容易消失的。
然而,今天有多少人在一个贪字上摔了跟头,一失足成千古恨?随意就可说出一长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