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部是员工考核的积极推行者。但是,很多企业越考核员工越是没有积极性,考核不但没有好效果,反而劳命伤财,怨声载道。
一、员工考核中的问题:
1、照搬书本。对工作中的存在问题判断不准,依着书本上的条条框框,制定一些形式上的考核方式,过了一定的考核周期,考核也无法向前推进。
2、追求完美。喜欢面面俱到,有的公司在考核表上,罗列了十几个项目,操作非常复杂,耗时耗力,使考核人与被考核人难以对付。
3、标准模糊。如有的企业考核员工的技能、主动性、经验、品德、工作效率等指标,但是,什么叫主动?什么叫有经验?什么叫有效率?没有统一标准,考核人感到困惑,也就无法被考核人打分。打分过后,考核人过来质问时,有的直线考核领导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给张三5分,为什么给李四6分。
4、考核不公。不同人有不同的工作风格,因而,在给员工考评过程中,松紧、宽严不一,造成部门之间不公平。有的考核人,风格宽厚,下面的员工都被评为A;有的部门考核人,风格严厉,下面的员工大多是B,对此,员工私下里埋怨:“我们的领导真是傻”。
5、喜一刀切。每个部门,不管其整体表现好坏,全部分成好中差几等。事实上,确实存在优秀的部门,大家表现都不错,如果硬要排出好中差来,就会打击一部分人的积极性。
二、正确实施考核应注意的几点
对于员工考核中的问题,一般人总是埋怨,有的人甚至对要不要开展员工考核持否定态度。我们认为,员工考核是必要的,考核是对工作状况的评定。在员工考核的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员工考核的目的。员工考核的目的就是要求员工服从领导、遵守纪律、完成任务,这三点总括起来就是要求员工要有执行力,员工能做到这些,公司业绩就会提高。员工一般处于操作层,其工作相对简单,机械性较强,因此,对员工的考核不应太复杂;因员工没有决策权,所以,员工也不应承担太大的责任。
2、抓住关键指标。员工考核指标不宜太多,要紧紧围绕考核的目的设置。员工考核的关键指标只要考虑三个方面:即工作态度、工作纪律、工作结果。抓住了这三个指标,就解决了主要矛盾,指标太多,反而淡化重点,歧途迷羊,顾此失彼,事倍功半。
3、方法简洁明了。采用计分制,如工作态度20分,工作纪律30分,工作结果50分。对不服从安排的,视同工作态度不好;有违纪行为的,视同工作纪律差;对不能工作任务完成的,视工作结果不合格;根据不同情形扣分。计分与考核挂钩,可定义一分为?元,也可划分不同的档次扣减考核工资,但总的考核金额以不超过工资总额的30%为宜。对工作态度、纪律、结果没有问题的员工,我们不要扣分,以免打击员工积极性。
4、考核的人员分配可设置成直线部门经理、分管副总、工作最有关联性的部门经理进行,在设定考核分制的同时,根据不同的岗位分配各考核人打分的考核分值权重。
5、考核过程公开。考核要每月进行,对考核内容、方法、结果都要完全公开,让人信服。除了月度考核,还要进行年度考核,年度考核以月度考核为依据,对年度考核优秀的员工,可给予加薪及晋升奖励,反之,则给予降薪及或淘汰处罚。
6、要及时做好绩效面谈,绩效面谈是考核人与被考核人沟通的必要方式,通过面谈可以相互交流对考核的认识,指出被考核人的工作不足及被扣分的原因,同时给被考核人指明工作绩效提高的方向和方法。
7、坚持检查监督。部门经理负责考核员工,副总经理负责考核部门经理。直接主管对被考核人层层约束监督。例如副总经理或总经办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部门经理对员工违纪视而不见的,不但要给违纪员工扣分,同时还要在相关部门经理考核时给予扣分。以此类推,各个层面都把好监督检查关,目的就是要防止主管包庇本部下属以致部门之间考核不公的现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