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分类: 说行业 |
尊重价格,意味着要给生产者和消费者对价格作出反应的时间,并根据价格信号变动作出相应的调整。
沈明高:如果中国等美国国债的主要投资国继续减持,美国财政赤字融资的成本将上升,其国债收益率继续升高,为美国经济复苏投下变数。
近来,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攀升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市场预期未来通胀将重现,二是对美国财政赤字可持续性的担忧。此外,外国投资者减持美国国债对其收益率的影响也是一个原因,但数据表明,4月美国国债增发主要由国内投资者消化。
在今年4月之前的12个月中,中国共增持美国国债2615亿美元,减持44亿美元实在微不足道,这还可能是部分债券到期导致的被动减持。
短期之内,中国与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一起大幅度减持美国国债的可能性仍然比较小。中国目前持有的美国国债占全部外国投资的23.4%,作为最大的投资者,大幅度减持将导致债市波动甚至崩盘;而且,由于持有美国国债的余额较大,减持美国国债改持其他资产(如IMF债券和黄金等)的空间很小。最好的策略无非是:一、提高短期国债的比例;二、持有国债到期。
从中期来看,中国对美国国债的减持主要表现为新增规模下降。中国外汇储备增速放慢甚至有出现负增长的可能,这制约中国继续投资美国国债的规模。更重要的是,如果中国更加依靠内需特别是国内消费来促进增长,中国将永久性减持美国国债,但这尚需时日。
沈明高:目前,0%-0.25%的目标利率,使得美联储几乎可以无拘束地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然而,美联储的公开市场操作主要影响的是短期利率。
美联储推行“量化宽松政策”的实质,是由央行印钞票来购买政府国债,亦称国债“货币化”。同时,由于没有诸如政策利率的标杆限制,美联储理论上可以无限地通过印钞票来为政府融资,正是这一政策引发了市场对未来美元通胀的担忧。
不少人抨击这是美国故意制造通货膨胀来转嫁债务负担。尽管这样的可能不能完全排除,但是,“量化宽松”政策也存在着客观的约束:其一,如果无节制的宽松导致恶性通货膨胀,美元的国际地位将遭受重大打击,美联储必须权衡两者的利害;其二,美元通胀固然会稀释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元资产,同样也会损害美国居民的购买力。何况,反通胀也是美联储的主要职责。
因此,问题主要不在于美联储是否愿意控制通胀,而在于其能否控制通胀。历史经验表明,如果美联储不计代价,是能够控制通胀的,这种代价甚至包括总统连任落选。此外,控制通胀重在改变市场的预期,一个独立的、致力于反通胀的央行本身就是稳定物价预期的重要力量。此外,时间点的选择决定了美联储的成败。一旦出现美元通胀苗头,美联储能否及时调整政策以控制通胀的蔓延,这仍是一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