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段五步三查教学模式

(2017-04-20 09:15:47)

 

 

 

 

 

 

 

 

 

 

“三段五步三查”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莒县夏庄镇中心初级中学

2017.02.15

 

 

 

 

夏庄初中“353”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修改稿)

一、课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我校课堂教学存在诸多积弊,难以改观:一是忽视课前预习;二是课堂上教师一言堂,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气氛沉闷,学生难以主动展示自己;三是生生之间互动少,不能发挥学生互教互学的作用;四是检查不到位,学情掌握不起来,教学不能有的放矢,效率低下;五是评价模糊,学生在每一时段的优劣体现不出来,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积极性。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基于建构主义、合作学习等教育教学理论,本着“先学后教”的原则,我们尝试“三段五步三查”教学模式,收到较好效果。

二、“353”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一)“353”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353”教学模式,即“三段五步三查”教学模式。

1、三段:是指课前准备——课中导学——课后巩固三个时段。

1)、课前准备时段:教师认真备课、修改导学案和教学课件,布置和检查前置补偿学习(复习)和预习任务;学生完成前置补偿和预习新课任务,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

2)、课中导学时段:体现和谐互助,捆绑评价,搞好五个步骤的教学流程。

3)、课后巩固时段:教师精心设计作业方案,分层布置、检查、反馈作业,完成“堂堂清”任务。

2、五步:是指课中导学过程中的五个步骤:

目标解读,自主构建—— 合作探究,互助释疑—— 展示交流,互助提高—— 共同归纳,整理学案—— 达标检测,互助矫正。

3、三查:一查,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查师友“预习”效果;二查,在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时,查“师友互助,小组合作”的效度;三查,在归纳总结,达标检测时,查达标程度。

教学模式示意图见附件:夏庄初中“三段五步三查”高效课堂教学操作流程

(二)模式流程的阐释

1.课前、课中、课后三时段基本要求

1)课前准备。教师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认真研讨修改、优化导学案和课件,制订切实可行的前置补偿学习方案和预习方案;并做好布置与检查;指导学科班长和小组长(大师傅)做好上课准备以及培训“小师傅”工作。学生针对前置补偿学习方案和预习方案,做好前置补偿学习,预习课文;做好上课的一切准备。前置补偿学习方案和课前预习方案的制定要遵循以下原则:

①补偿性。复习旧知,即重温学习本课即将用到的、可能已经被遗忘的旧知,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充分的准备。

基础性。紧扣课程标准要求,针对教材,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规律、基本内容的设计。

适度性。预习方案所涉及的内容难度要适中,让绝大部分学生通过预习自己就能基本上解决所学问题。

④适量性。要求学生课前预习的内容要适量,每节课课前预习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坚决杜绝把指导学生预习的学案变成教师抢占学生自主支配时间的一种手段。

2课中导学。按照小组学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师友互助、合作探究的原则设计课堂教学流程。主要有五个步骤: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 共同归纳; 达标检测。各步骤环环相扣,导要精、学为主。

3课后巩固。对课堂上“归纳总结、达标检测”环节不能完成学习任务(如“堂堂清”)的少数学友,老师要在课后规定的时间内督促完成。教师布置作业要精选习题,分层布置练习性作业;针对授课过程中学生出现的疑点、难点、盲点,设计补救性作业;适当布置总结性、实践性、研究性作业。学生要完成老师精心设计的作业,特别是补救性作业;在晨读时间熟记或背诵已学过的补救性知识,要注意归纳总结形成知识框架;各组分层抽查知识掌握情况,并将抽查情况进行量化计分上报任课教师。

布置作业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它能从客观上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消化课堂上所学到的新知识,训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业还可以让教师及时了解特定教学情况,收集反馈信息,进而指导下一步教学活动。为此,学校要求教师要严格做到三布置三不布置: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引导学生探究的作业;布置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不布置机械重复性的作业;不布置惩罚性的作业;不布置超过学生合理学习限度的作业

2.课堂五步教学流程与要求

 

第一步:目标解读  自主构建

时间:5分钟。

操作要求:

任课教师须提前2分钟到达教室,通过投影展示或黑板板书复习提问问题和自主导学提纲。

本步骤学生活动:

分两个环节:

环节一、师友根据教师出示的复习内容或预习提纲相互检查旧知识和相互交流预习情况(即相互检查预习学案);

环节二、学生根据自主导学提纲自主学习新知识,在课本上划出重点语句,找出有疑问的知识点或提出其他问题。

本步骤教师活动:教师巡查,记录各小组学习情况。

本步骤计分方法:每对师友的基础分为3分,教师可合并两对师友的分数,并根据情况上下浮动12分,打出小组成绩。

 

第二步:合作探究  互助释疑

时间:5分钟。

操作要求:

本步骤学生活动

分两个环节:

环节一:师友交流。师友根据导学提纲交流自主学习情况,学友先讲,师傅“纠、教、帮”。

环节二:互助释疑。如遇难题,先在组内两对师友间互相请教,组内解决不了的可请教邻组师友或老师。

本步骤各小组要把合作探究的成果做好整理,以备下阶段交流展示。

本步骤教师活动:教师要巡回指导,汇总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各种状况,准确把握各小组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问题,为精讲点拨做好准备。

本步骤小组合作原则:先师友后小组。即学友先提出存在疑惑的问题,由小师傅讲解,大师傅(组长)做好补充或点评准备,即先师友结对学习,后组内合作群学,继而深入探究。学科组长控制好讨论节奏,做好疑难问题记录。

本步骤计分办法:每对师友的基础分为3分,教师可合并两对师友的分数,并根据情况上下浮动12分,打出小组成绩。

 

第三步:展示交流  互助提高

时间:20分钟。

展示原则:要体现问题性、层次性、互动性、创造性。

展示的内容:共性度高的问题或者易错点、重点、难点、焦点等问题。

展示的分工:老师或同学提出问题,学生有秩序的参与,人人参与。

展示的方式:多样化。

展示的价值:方法总结,知识生成与提升。

操作要求:

本步骤学生活动

分两个环节:板演展示环节,讲解与点评环节。

环节一、板演展示——小展示 

时间:5分钟

①、老师根据学情调查情况,采用课件提示的方式公布小组展示的内容。

②、学科组长组织讨论,形成组内统一意见后,指定组员用展台投影展示或板演展示。要求板书规范认真,重点内容特殊颜色标出。

环节二、讲解与点评——大展示 

时间:15分钟(包括教师讲解时间)

1、对展示同学的展示要求:

①、展示要在聚焦处,面向同学,体态语言自然大方;

②、口头展示时语言简洁、准确,声音洪亮,注意节约时间。

2、对非展示同学的学习要求:

要学会倾听,随时补充整理自己的思路,准备点评补充和质疑,质疑要求:问题要有针对性,有用来讨论的价值。

3、对点评同学的点评要求:

①、点评中肯,到位,不要有攻击性语言,注重自己的“教态”。

②、点评要讲究方法:先评书写规范,再评内容对错,后总结方法规律。

③、点评讲究效率:言简意赅,遇不明白时及时让给其他同学。

本步骤教师活动:

1、学生展示期间,教师汇总学生交流展示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归类分析。要分析哪些问题属于新知识方面的;哪些属于旧知识遗忘或粗心大意的。把倾向性的错误用投影打出或写在黑板一侧,供讲评使用。

2、为推动课堂向纵深发展,学生点评时,教师鼓励其他同学进行质疑,发表不同的观点;要根据展示点评过程中新生成的或争论不休的问题适时的进行点拨,对未能挖掘出的问题适时启发,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拓展。

3、教师精讲点拨,不仅要帮助学生解难答疑,还要总结答题规律,点拨答题方法与思路。教师点拨准确有效的前提是教师应具备准确把握课标、教材的能力,能够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力求做到 “三讲三不讲”。 “三讲”是指: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易漏点。“三不讲”是指: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

本步骤考核办法:一次师友展示,如果学友表现优秀,则记+3分;学友表现良好记+2分; 学友表现一般记,师傅表现优秀+2分; 学友表现较一般,师傅表现良好记+1分;师友表现均较差记0分;师友表现均差且态度不够端正,不积极参与学习,或纪律不好记-1分。学科班长根据师友展示次数与质量,给各小组打出成绩。

 

第四步:共同归纳  整理学案

时间:5分钟

操作要求:

环节一、学生在老师的导引下,对当堂学习进行归纳总结,对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系统的梳理,体现知识、方法的系统性与规律性,引领新学,巩固所学。整理学案,主要包括对疑难问题的整理、个性化重难点、生成性知识整理、知识系统的梳理,将这些内容整理在纠错本或者课本、导学案的特定位置,并就重点内容用好双色笔标记。

环节二、堂堂清:师友巩固本节应知应会的内容或方法,教师巡查。学友先检查师傅,待师傅过关后,反过来检查学友。如果个别学友不能当堂完成任务,老师在课后规定的时间内督促学生完成。

注意事项:

梳理小结时要注重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要运用构建知识树、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引导学生形成知识主干网络,要抓住重点,突出精华,力求做到语言简明准确,通俗易懂。

 

第五步:达标检测  互助矫正

时间:10分钟

操作要求:

环节一、当堂检测: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精编精选当堂达标训练题,进行当堂达标测试。要求学生限时限量完成测试题。

环节二、互助反馈矫正:大屏幕投出答案,师友互批,小组长统计成绩和错题,教师抽检、汇总学生答题情况,及时对错题进行讲评点拨,确保训练的有效性。

注意事项:

①、要限定时间,测试57分钟,下课铃响前3分钟必须检查反馈矫正。

②、当堂检测题目要典型、适度和适量。要低起点,分层次。

③、把平时测评当考试对待,要求学生独立按时完成,测试期间教师不指导,学生不得抄袭。

 

3、“三查”的内涵

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做好三次学情调查,它们是:

第一次学情调查  在学生自主学习时进行第一次学情调查。主要看前置补偿学习方案和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查看预习和自主学习的效果。

第二次学情调查  在师友在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时进行第二次学情调查。调查的方式可以是教师巡视指导和学习组长的反馈,也可以是师友展示交流时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检查和“师友互助,小组合作”的效度。

第三次学情调查  在归纳总结,达标检测时进行第三次学情调查,教师了解整节课学生掌握的情况,分析不同层次学生存在的薄弱环节,作为下节课课前反馈和单元测试的依据。

三、“三段五步三查”教学模式的效能分析

“三段五步三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概括地讲有六个支撑:

1、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

2、师友互助、小组合作学习决定成败;

3、师友和谐互助互查、小组分工合作探究、组内组间和谐互评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方法;

4、学情调查是教学的起点;

5、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是教学的基本手段;

6、当归纳总结、堂达标检测是检验学习效果,使学习升级的基本保证。

目前,课堂教学改革已成为我校广大教职工的共识,实施模式教学已逐步成为任课教师的实际行动,教师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的热情逐渐提升,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习惯、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培养,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升,取得了预期的阶段性成果。

四、特别说明

由于学段、学科、课型的不同,在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师的个性水平、学情等方面也存在差异,在导学案的设计和教学环节上要根据不同的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灵活运用五步教学法。

1、不同课型有不同侧重

新授课:课前要充分预习,合作探究环节要发挥师友互教互学、互查互评的作用,展示交流环节的内容要有提升训练,体现分层设计。

复习课:在导学案的设计上应侧重于“知识梳理”和“题型训练”,同时在问题的设计上要强化新课教学时学生的易错点,在归纳整理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通过强化训练,巩固学习成果。

讲评课:侧重于互助纠错和矫正练习,针对易错点一定要设计平行性的反馈检测,通过反复纠错实现问题清零。

2、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侧重,课堂上要根据各自的学科特点,做出适当的调整。

3、不同的教师个体有不同的侧重,要体现出教师的个人风采与独特的魅力。

 

夏庄镇中心初级中学

201702

 

附件1:夏庄中心初中“三段五步三查”和谐互助高效课堂操作流程

三段五步三查教学模式附件2:夏庄中心初中“353”高效课堂管理和评价机制

夏庄中心初中“353”高效课堂管理和评价机制

实施高效课堂,高效学习小组的创建是核心,和谐的班级管理是后盾,有效的评价机制是学生长期保持学习热情的保证和催化剂。

一、管理机制

()指导思想:

创新学生管理模式,把研究权和评价权都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教育创新的主体,促进学生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让学生快乐成长,全面协调发展。

(二)要求:

1 .和谐管理,和谐发展,打造家庭式的亲情关系。

2 .转变管理思想,重视学生生命的成长和精神的打造。

3 .重视学生自主管理,思路明确,大胆把管理权交给学生。

4 .打造一种公平民主、团结奋进、永不服输的班级文化,用文化引领班级前进的方向。

5 .落实值日班长、值周班长制度。

6.搞好值日班长的每日赠言,并精选点评,每周评选一次最佳每日赠言。

7.建立值日班长记录本,搞好每天的总结点评。

8.建立值周班长记录本,搞好每周总结,开好每周主题班会。

9.落实值日校长制度,提高校园自主管理水平。

10.落实值日舍长、值日厅长制度,提高宿舍管理水平。

11.重视宿舍文化建设,建立宿舍公约,加强同宿舍人员感情凝聚力,营造良好的宿舍环境。

12.建立班级公约,用班规规范同学们的行为,提高班级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13.组织班集体给学生过节俭、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日。

14.充分利用好书架,把书籍摆放整齐。

(三)班级自主管理

班级自主管理系统由三部分组成,被称为班级管理三驾马车”

1、班级行政管理小组

1)组建行政管理团队:常务班长、值周班长、值日班长(值周班长和值日班长研究班级工作;值日班长总结当天班级情况)。

2)实行班务承包制——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

2、高效学习小组

三段五步三查教学模式 1)组内实行 AABB师友协作、分层学习模式。有两种学习模式:

①“师友结对学习模式(简称“对学”),即A1B1A2B2,师友(师傅、学友)结对帮学;

②“组内研讨学习”模式(简称“组学”),即A1--A2B1--B2的组内合作探究学习。

2)设立行政组长(也叫常务组长),负责管理组内行政事务。

3)人人都是学科分组长(成员分担,团队合作)。

3、高效学习“科”研小组

1)实行学科班长制(课代表担任学科班长)。

2)每个高效学习小组均有一人(即学科分组长)进入高效学习科研小组,代表本组参与学科教学研究,负责本组本学科的日常学习事务。

3)每周定期组织召开由任课教师参加的学科教学研究会。

二、评价机制

一)、学习小组量化积分规则

(一)、预习检查:

检查内容:预习提纲,导学案预习部分

检查人:学科组长

汇总:学科班长

检查方式:1.学生检查:一组检查二组,二组检查三组,以此类推;2.教师抽查核实。

计分方式:师友均完成学习任务计3分(即A生完成,计1分,B生完成,计2分。),组内两对师友的合计成绩为该小组得分,检查人员可根据小组成员完成质量,上下浮动1—2分。

(二)、课堂活动

1.探究活动以组为单位计分,全体参与,每对师友的基础分为3分,教师可合并两对师友的分数,并根据情况上下浮动1—2分,打出小组成绩。

2.展示、点评环节一次师友展示,如果学友表现优秀,则记+3分;学友表现良好记+2分; 学友表现一般记,师傅表现优秀+2分; 学友表现较一般,师傅表现良好记+1分;师友表现均较差记0分;师友表现均差且态度不够端正,不积极参与学习,或纪律不好记-1分。学科班长根据师友展示次数与质量,给各小组打出成绩。

3.质疑、答疑环节学生自愿,有问题就提,质疑切题,答疑恰题,每人次计2分。

4.当堂检测

作业方面分做题的正确性和书写工整两个方面,各占2分;该项组内平均分计为小组得分。

(三)、上课纪律

如果被老师点名批评,每人次扣该组2分。

(四)、复习检查:

检查内容:“堂堂清”内容或“双基”内容

检查人:学科组长

汇总:学科班长

检查方式:学生自查  师友对查  组内检查  对应组互查  老师抽查

对应组检查计分方式:A生全会,计1分;B生全会,计2分;该项组内合计分为小组得分。

(五)、作业

作业分做题的正确性和书写工整两个方面,各占2分;该项组内平均分计为小组得分。

以上各项,一日一汇总,一周一总结,每周评出三个优胜组(冠亚季军),三个进步组。优胜组的组长和进步组的组长都评为优秀组长。

 

二)、组间竞赛活动规则

1.写出本单元的知识点(从B2号同学开始,依次类推,每组限时5分钟,B2号同学写出一个得4分,B1号同学写出一个得3分,,依次类推。)

2.展示本单元的知识点。A1A2号同学开始做竞赛题,其他同学准备展示中的本单元的知识点,限时15分钟。

3.检查。教师批改A1A2号的竞赛题,成绩计入总成绩中;A1A2号同学检查对应组的学生知识点的回顾(A1号检查B1号同学,A2号检查B2号同学)。

4.汇总总成绩,发奖。

5.本规则可用于单元总结、阶段复习和期末复习。

 

 

莒县夏庄中心初级中学

2017-02-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