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你有没有想过被子弹爆头是什么滋味,面门狠狠撞在汽车挡风玻璃上呢?好吧,别瞎想了,因为你永远都不可能知道,即便这种倒霉事儿真的发生在你身上,你也不会感觉得到。
如果你在突然袭来的重创中死去,你真的可以说是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其次,遭受剧烈创伤以后,认知功能的完整性非常成问题,而认知功能受损会导致意识体验丧失。下面,我们就来逐条分析。
http://ww2/large/5f183f1ejw1f8phuvs72cj20go09eq4w.jpg
活在过去
你可能觉得你观察到的都是当下发生的事件,不过科学会告诉你,不是这样的。神经生物学家大卫·伊格曼(David Eagleman)说,电信号在大脑皮层灰质中传播是需要时间的。这些信号的传播速度大概是 1 米/秒。伊格曼说,与电传导的速度相比,这个速度简直 “慢到爆”。 “大脑得过一段时间才会知道周围发生了什么,所以我们其实一直是活在过去的。” 伊格曼还指出,事实上,人体的自主运动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其实比意识知觉的反应要快。
伊格曼说,把人的感知速度与机械设备的做一个比较,你就会真切地认识到前者到底有多慢。以车祸事故分析为例。对乘客和司机来说,车祸发生后,他们需要经过 150 - 300 毫秒(ms)才会觉察到碰撞。其他神经科学家认为,这段时间可能更长,要 500 ms。
这听起来并不是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仔细想想车祸中发生的一切。车祸发生后 1 ms,汽车的压力传感器就能够探测到碰撞的发生。到 8.5 ms,气囊系统会自动弹出。15 ms 时,汽车开始吸收碰撞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到 17 ms,车内人员开始接触到安全气囊。30 ms 时,碰撞力达到峰值。到 50 ms,乘客舱开始回弹。车祸后 70 ms,乘客开始回弹。乘客回弹时,碰撞测试工程师就会宣布碰撞过程 “结束” 了。
然后,在车祸发生后的 150 - 300 ms,乘客的大脑才终于感觉到发生了碰撞。
当然,以上全部过程都是建立在安全气囊能够打开、乘客当时系紧了安全带的假设之上。如果车祸发生时,安全气囊没有打开,或者乘客没有系安全带,那他们恐怕根本就不会意识到自己经历了车祸。不过,如果车祸严重到足以要人性命,感觉不到事故的发生也未必是件坏事。
如果产生知觉的脑区受到了严重损伤,那所有的意识活动就会戛然而止。这些重要的脑区包括额叶皮层(产生注意力和短期记忆)、丘脑(产生意识和警觉)、颞回(产生知觉和理解力)和海马体(产生记忆和空间意识)。伊格曼说,皮层损伤和丘脑损伤通常会使伤者陷入昏迷。
但并不是所有的脑损伤都会有这样灾难性的后果。伊格曼注意到,小脑受损时,伤者可能还能保持清醒。目前学界还不清楚,这些脑区是如何相互联系共同产生完整的意识的。
“不过,整个系统看来确实都会参与意识清醒状态的形成,” 伊格曼说: “有越多的脑区受到伤害,伤者的意识也就越模糊。” 意识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 像是依赖于在脑中穿行的稳定的电信号。因此,猛击头部会造成中枢神经系统 “重启”。遭受大规模的头部外伤时,比如脑袋撞在仪表盘上,大脑会在颅腔里四处撞击,这通常会造成致命的后果——不过没人能感觉得到。
子弹爆头
有趣的是,除了钝性脑创伤,子弹还能造成其他脑损伤。瑞秋·斯沃比(Rachel Swaby)在她的一篇名为《头部中枪后发生了什么》的文章中提到,受害人可能中枪后都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子弹在大脑中的穿行速度比组织撕裂的速度快。子弹会把还没有撕裂的组织结构往前推,使这些组织不断拉伸,直到超过强度极限,最终导致组织撕裂,而这才是问题的开始:
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子弹穿过你的前额皮质时就没了。那检索记忆的能力 呢?子弹破坏了海马体的时候就不在了。子弹穿过之处留下了一条长长的临时空腔。当组 织撕裂最终发生时,你的组织会朝着先开口的地方迅速回弹,弹离原来的位置。你知道用 脚踢一下弹簧门吸,那个玩意儿会弹来弹去吧。当震动波 “踢” 了你的脑组织时,脑组织 也会像弹簧门吸一样来回跑。
说到爆头,确实有记录表明有些人头部中枪后依旧幸存下来。事实上,1/3 头部带有枪伤的患者能够幸存下来,尽管他们中有 50% 的人活不过 30 天。而那些真正活下来的人,一般都会面临严重的认知功能损伤。这样的病例中,大多数子弹并没有穿过伤者的大脑中线,而子弹若穿过中线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
伊格曼说,很多人经历了头部中枪后仍旧存活下来,因为那些子弹相对较小,而穿过大脑时的速度又非常之快。遇上中弹角度碰了巧,子弹能够快速进入颅骨并从中穿出,而不会对脑部造成太多伤害。
头部中枪生还的最佳例子,恐怕要数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前国会女议员加布里埃尔·吉佛兹(Gabrielle Giffords)的非凡经历了。在吉佛兹的情况中,子弹从她的颅骨后方进入脑部,贯穿大脑左半球后从前面穿出来。对吉佛兹来说,受影响的脑区包括语言中枢和其他不会危及生命的功能区。手术时医生并不需要切除很多坏死的脑组织,他们也成功地减轻了脑水肿。而且他们也不需要处理任何危险的感染。
显然,吉佛兹能活下来是非常非常幸运的事。
但是,对于那些头部中枪后,颅骨里面很快就变成了一碗豆腐脑的人,我并不是很担心他们会非常痛苦。因为在你读完这句话之前,伤者就已经死得死死的了。
http://ww4/large/5f183f1ejw1f8phv5amepj20j60dqq53.jpg
子弹的速度毋庸置疑,它的飞行速度可达975米/秒,其轨迹甚至肉眼都难以识别。就算你能感觉到慑人的气流或者听到子弹出膛的声音,大脑也是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的——别说躲闪了,就连一声尖叫你都未必发得出来。
那么,子弹的杀伤力又该如何呢?在讨论这个之前,我想提另一个问题:怎样用手枪实现秒杀?
对准敌人的心脏?错!
正确的答案是——瞄准他的天灵盖。
http://ww3/large/5f183f1ejw1f8phy1l6csj20go09ddg5.jpg
大脑周围有8块颅骨用于保证脑部的安全,子弹擦过发梢、突破皮肤后,就接触到了由钙、磷、硅、胶原组成的脑壳。高速的子弹瞬间就能将脑壳击成碎片,
实际上我们的大脑有许多结构来保护脑部不会轻易受伤,如充当内部缓冲垫的结缔组织和纤维膜,以及具有减震作用的脑脊髓液。但这些结构在具有高能量的子弹面前就全变成了浮云:结缔组织和纤维膜被撕裂,脑脊髓液直接随着由子弹造成的空腔流出。
由于子弹的飞行速度比组织撕裂的速度要快,因此当子弹触碰到结缔组织时,它会连拉带扯的将结缔组织拉伸一段距离直至断裂。
当子弹飞出后,大脑就算是废了:前额皮质被损坏,从而丧失了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海马体被烧伤,学习和记忆的能力也消失了。
其实这种死法算是痛快的了。若不幸被射中心脏,人的血压会急速下降但却不会立即死去,10-15秒后大脑才会停止运转。在那短暂的十几秒内,你可以留下遗言或者想想逝去的一生,但同时陪伴你的还有缺氧而导致的痛苦。但是
当然,这篇文章不是要告诉你遇到持枪的就只能坐以待毙。开枪的后坐力和开枪者的技术都直接影响瞄准的准确度。所以当看到有人拿把枪对准你的时候,可别像个木头人似地一动不动等他打唷~
一个AI
这样看来,爆头这种死法虽然旁观者觉得惨烈,但当事人似乎并不怎么痛苦……
……我还是选择老死。
(部分内容感谢原作者:疯子精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