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实录1

(2015-03-28 20:31:47)
标签:

育儿

葡萄沟

葡萄

五光十色

老乡

分类: 教学设计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实录1  

崇文小学教育集团  郭晓霞

 

一、激趣导入,复习巩固

1、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新疆的吐鲁番有个好地方,是哪里?

   生:葡萄沟

   师:这节课我们再去葡萄沟好好欣赏欣赏,想去吗?  

   生:想。

   师:出发之前,请先和生词打招呼吧。

2、课件出示生词,开火车认读。

   葡萄沟    新疆    吐鲁番    蜜桃    梯田   

   维吾尔族    吃个够    碉堡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葡萄沟有了一定的了解。谁来试着填填。葡萄沟在---

   生:(新疆的吐鲁番)

   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个地方出产-----

   生:(水果。)

   师:五月有-----

   生:(杏子。)

   师:七八月有-----

   生:(香梨)、(蜜桃)、(沙果)。

   师: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吃的是-----

   生:(葡萄)。

二、参观体验,入情品读

师:既然这样,郭老师就领着同学们先到葡萄园去参观参观,好不好?

   生:好

   师:马上要出发。我们先把书立起来。竖起小耳朵听参观提示:

1、          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想象葡萄的画面。

2、          用--画出葡萄种在哪里的句子。

3、          用~~画出葡萄长得怎样的句子。

   师:葡萄沟到了,同学们,看一看,葡萄种在哪儿呀?一起说。

   生: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

   师:这是什么(在黑板上画了一条弧线,代表山坡)

   生:山坡。

   师:这就是山坡(指着弧线,随手又画了几条曲线),那么这是什么?(指着曲线)

   生:梯田。

   师:这个地方的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和我们平时看到的葡萄种的不一样,真特别。

   师:快快登上山坡,看看葡萄沟的葡萄长得怎么样呀?(学生又继续读书)

   师:你能具体谈谈吗?

   生: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师:同学们往这看。(师在黑板上画简笔画,葡萄架,葡萄蔓)

   师:刚才同学说是“茂密的枝叶”,怎么才是茂密的枝叶?(教师画出一片叶子)一片叶子是茂密吗?

   生:不是

   师:(继续画第二片,第三片,第四片)这是茂密吗?

   生:不是。

   师:怎么才是茂密呢?(学生争相发言)

   师:谁愿意帮老师画一画?(学生积极参与,师生共同画叶子)

   师:可不可以啦?

   生:不可以。

   师:(又画了许多叶子,问可不可以)

   生:还是不可以。

   师:为什么?

   生:(指着一处稀疏处,教师继续绘出叶子,直到学生完全赞成为止)

   师:现在看叶子,给我们感觉叶子怎么样?(指着黑板上的卡片)

   生:茂密。

   师:这就是茂密的枝叶(是我们今天要书写的一个生字,指导书写,比较区分“密”“蜜”两字)同学们,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像什么?

   生:凉棚。

   师:对了,难道就是一个凉棚吗?

   生:不是!

   师:谁能用书上的话说?

   生:茂密的枝叶搭起了一个个凉棚。(课件出示: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师:太好了,在这山坡的梯田上有好多好多个这样的凉棚。现在你想钻到哪个凉棚下就去吧,想进哪个就进吧,你有什么感觉?

   生:凉快。

   生:很舒服

   生:凉爽又舒服。

   师:就把你的感受读出声来。谁能读,让人感到真的好凉快!

   生:茂密的枝叶.......

   师:凉快吗?

   生:不凉快!

   师:是感觉还有点热,谁再读?

   生:茂密的枝叶.........

   师:好多了。“就像搭起了一个个凉棚。”但感觉不出是许多凉棚,谁再读?

   生:茂密的枝叶........

   师:好!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感受!

   生:茂密的枝叶........

   师:真是好舒服呀,看看这茂密的枝叶里你发现了什么?

   生:葡萄。

   师:是吗,什么样的?

   生:五光十色。

   师:老师看到第一个说“五光十色”的同学,就是你,你现在看看葡萄的颜色怎么样?

   生:很鲜艳。

   师:你怎么知道很鲜艳的?(都有哪些颜色呢?)

   生:(说话声很小)

   生: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

   师:声音太低,再来一遍,我们再给他一次掌声,保证声音大。

   生: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

   师:你对自己满意吗?

   生:满意了。(奖贴画)

   师:这是对你进步的鼓励

   师:这有很多不同颜色的葡萄,请几位同学上来,看了之后,你要告诉同学们,你看到的葡萄是什么颜色,(老师手里拿的是画好的各色葡萄串,每个学生拿一串葡萄站好)让他们说说看到的葡萄是什么颜色,自己汇报吧,从左边开始。

   生:我看到的葡萄是红色的。

   生:我看到的葡萄是紫色的。

   生:我看到的葡萄是绿色的。

   生:我看到的葡萄是白色的。

   生:我看到的葡萄是紫色的。

   生:我看到的葡萄是暗红色的。

   师:你怎么知道你的葡萄是暗红色的?

   生:因为我的葡萄比较暗(和红色的那串相比较)

   师: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生:我看到的颜色是白色的。

   生:我看到的葡萄颜色是绿色的。

   师:(把一大一小两串白色的葡萄相对比)这叫什么?

   生:一大串,一小串。

   师:(拿一小串)这一串,还没长成呢。好了,同学们,葡萄沟的葡萄还有好多好多的颜色,快请把葡萄挂在葡萄架上。

   生:(开始挂葡萄)

   师:(强调在架下)哪串葡萄没有挂上,已经落下来,一定要注意挂在葡萄架下。

   生:(全部挂完)

   师:葡萄的颜色这么多,可以说是----

   生:五光十色。

   师:再读一遍。

   生:五光十色。(贴词卡“五光十色”)

   师:五光十色就是说葡萄----

   生:有很多颜色。

   师:好,既然这样,葡萄有这么多颜色,我们也可以另一个词来形容叫什么?(出示“五颜六色”卡片)

   生:五颜六色

   师:它怎么不说“五颜六色”,干吗要说“五光十色”呢?(两张卡片互相对比)这个,我可不告诉你们,你们自己去比较,去感悟。

   生:它们的意思不一样。“五颜六色”是说颜色只有五六样,而“五光十色”是说颜色有十多种!(众笑声)

   师:你先别着急,看看别的同学怎么说。

   生:五光十色是说颜色比五颜六色多。

   师:(教师再让学生谈这两个词,手指着“光”)

   师:葡萄不但颜色多,而且长得

   生:很亮。

   师:还可以怎么说?

   生:葡萄里的水儿多,我要淌口水了。

   师:像你这样,水灵灵的.(众笑)“五光十色”是说葡萄不但长得颜色多,而且质量还好,一个一个颗粒经阳光一照,像珍珠、玛瑙那样。发着光,馋的我们直流口水。(让最先说的那个孩子站出来)带着你的感受把这个词读一下。

   生:五光十色。(美美的,眼神里透着赞美)

   师:全班同学读,感受感受。

   师:葡萄长得五光十色,所以我们发出这样的感慨:“美丽极了!”(谁能美美的把这部分读一读,“到了秋季......”,谁想读读,举手的同学读一读。(课件出示句子:到了秋季....美丽极了!)

   师:谁能再读读让大家听听,尤其是刚才读的标点“红的,白的,紫的”,你怎么读让别人听出来颜色多,长得一大串一大串的,而且还有光泽。

   生:到了秋季........

   师:你长得也挺美呀,读得也美呀。谁还想读?举手的同学一起来读吧。

   生:(齐读)

   师:下面我们做一个小节目,谁想参加节目表演?

   生:我,我......

   师:这么办,郭老师要扮一个角色,注意看完后我看谁会说话(教师戴新疆帽)

   生:新疆人。

   师:他说新疆人,我不爱听,(笑着,挥手)同学们好!

   生:郭老师好!

   师:我已经不是郭老师啦!我看谁会说话?

   生:新疆阿姨好。

   师:诶呀,小同学,你好。

   生:新疆郭老师好。

   生:新疆漂亮的小姐好。(生笑)

   生:新疆小姑娘好。

   师:太会说话了,谢谢你的夸奖。

   生:维吾尔族的老乡好。

   师:多准确,说我维吾尔族的老乡好,我要说汉族的老乡好。(握手)

   生:(站起来却又坐下了)

   师:害羞了,请自信地站起来说,别怕。

   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的郭阿姨好!

   师:好,可说的真全面。

   师:刚才你说我是维吾尔族,是吧?

   生:对。

   师:那你们知道维吾尔族的“维吾尔”是什么意思吗?

   生:不知道。

   师:既然不知道,我这位新疆维吾尔族阿姨就给你讲一讲,好吗?

   生:好

   师:“维吾尔”就是协作、合作、团结的意思。在我们新疆呀,有好多个民族,比如说哈萨克族、回族,当然也有一部分是汉族。我们这个民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在一起,团结、协作,你们汉族叫我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知道了吗?

   生:知道了。

   师:汉族小朋友就是聪明,我就说一遍,你们就知道了。那好了,到我们葡萄沟来看看我们的葡萄吧,说说我们的葡萄给你什么印象?请谈谈吧。

   生:太漂亮了。

   师:谢谢夸奖。

   生:五光十色。

   师:我们汉民族语言真是丰富呀,如用了一个“五光十色”就把我们葡萄的颜色和什么----

   生:光泽写出来了。

   生:又漂亮又好吃。

   师:一会儿就让你吃。

   生: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师:这个孩子不但说是五光十色,还加上了一个美丽极了,谢谢你的夸奖,我们新疆的葡萄就是这么美,是不是?

   生:是

   生:枝叶长得那么茂密,像一个个小凉棚。

   师:对,一会儿我就让你们在凉棚下吃个够,那么吃个够是怎么吃?

   生:吃个够就是有多少吃多少。

   生:吃饱了再吃。

   生:大口大口吃

   生:把这里的葡萄全吃光(众大笑)

   生:实在吃不下去了,肚子都大了。

   生:不受限制的吃。

   师:也就是吃饱了我们老乡还想让你们-----

   生:吃!

   师:这次吃完了,下一次我们还想让你们----

   生:吃!

   师:一句话,就是让你们吃个够。我们维吾尔族的老乡还能歌善舞,不光让你们在葡萄架下吃葡萄吃个够,还要跳新疆舞,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放录音)

   师:节目演完了,看谁的悟性高。通过这段表演,你能送给新疆老乡一句话吗?哪怕是一个词儿也好。

   生:新疆的阿姨太热情了。

   师:好!热情,还有吗?

   师:现在举手的同学肯定都想说,我听听,你们想说什么?

   生:热情好客。

   师:好极了,新疆的老乡怎么样---

   生:热情好客。

   师:让我们全班同学再读读课文。一齐夸夸老乡。

   生:(读略)课件出示句子,要是这时候......吃个够

   师:你们看,葡萄沟不但葡萄长得好,人也----

   生:好。

   师:就要离开葡萄园了,还想不想再看一眼?

   生:想

   师:那就把眼睛闭上吧,老师还要领着同学们再一次参观参观,开始了。现在切换镜头(学生边听边想象)。同学们快看,葡萄种在哪儿?

   生:山坡的梯田上(学生闭眼回答,眼前仿佛有画面)

   师: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

   生:凉棚!

   师: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还有----

   生: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

   师: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

   生: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美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师:睁开眼睛,就把你“看到的”,试着说出来吧。

   生: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课件出示,背诵填空)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语言,积累了语言,基本把这段背诵下来,但这还不够,我们学语言,背语言的目的是什么呢?是更好地运用语言。怎么才能用好它,这才是我们的目的呀!新疆的葡萄沟正好缺导游。

   生:我、我.....

   师:要想当好导游有个要求,得把这段话变成自己的,有的好词好句要用上,当然有的地方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还有,开头怎么说,结尾怎么说,这就要你创造,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能把这段导游词说好,现在小组合作,互相商量。

   生:(小组合作,商量后到台前)

   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选2个小组来汇报,一男一女,这段是我们今天的作业,看看谁能回家后给爸爸妈妈介绍葡萄沟的见闻。

   生:(戴上新疆帽)介绍你们好,同学们,我们这儿是维吾尔自治区。你们想去哪里?现在就领你们去葡萄沟,去葡萄沟要走很长的路,你们行吗?(行)好了,咱们先到维吾尔族老乡那儿去看看吧。在老乡家,他们先给你们一些葡萄尝尝,然后咱们再去葡萄沟,维吾尔族的老乡会热情地招待你们的。

   师:万事开头难,你这么自信走上台前,真够男子汉。(掌声)

   师:当然,还要鼓励他。因为这个“导游”善于给你们提问题,如果把葡萄沟,葡萄的长势,老乡的热情好客再讲讲就更好了。下面再请导游小组上场。

   生:同学们,我是.....(停住了)

   师:初次当导游,有点紧张,给她掌声鼓励一下。

   师:大家发现没有?这个导游说话流畅,表情自然,微笑着面对游客,而且解说很精彩,了不得。

   师:同学们,从山坡下来,葡萄这么美呀,老乡这么热情好客,还要领你们到阴房里看一看,想去吗?

   生:想(齐声)

   师:咱们马上去阴房,不过老乡还有一个想法,他想要考考咱们汉族小朋友,阴房里的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呢?看看谁能用自己的话,讲给老乡听,老乡就心花怒放了。现在快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吧。

   生:(自读课文)

   师:(教师拿出阴房里的葡萄干)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谁来讲?

   生:(拿着课本)收下来的葡萄....

   师:停,我们老乡不愿意让你照着念,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

   生: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集市里去,有的运到阴房里去制成葡萄干。

   师:葡萄干是怎么在阴房里制成的呀?

   生:阴房的四壁里面钉着架子,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空气,从四面的小孔里过,就把葡萄里的水分蒸发掉,然后就制成葡萄干了。

   师:她讲得很好呀,虽然不太流利,但是老乡听明白了,你们想要说的是不是这样呀?

   生:是的。

   师:我明白了,同桌之间再互相介绍介绍,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吧!

   生:(同桌之间互相说)

   师:太棒了,我必须奖励奖励你们,你们得吃吃我们葡萄沟的葡萄干,可不能白吃呀,吃完要把你的感受说出来。

   生:行(迫不及待)

   师:(发给同学们葡萄干)是大口吃呀还是尝?

   生:尝

   师:是尝还是品呀?

   生:品

   生:真好吃。(发出啧啧称赞)

   师:再看看葡萄干的颜色,用一个词形容。

   生:鲜艳

   师:味道呢?

   生:甜!

   师:(指着一个正在吃的同学)你看把他美的,一大口一大口地吃,光吃不说话(笑声)

   师:老师把刚才说的概况一下,就叫做(出示卡片)“色鲜味甜”

   生:色鲜味甜(让学生再感受这个词)

三、回归中心,升华感情

师:同学们,这次到葡萄沟的旅行我们大饱眼福了,还大饱了----

   生:口福

   师: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就要离开葡萄沟了,有话要说吗?

   生:有

   师:想说什么,一个词都行。

   生:葡萄沟的老乡太热情好客了。

   生:新疆维吾尔族的姑娘长得漂亮又温柔,又好客,新疆维吾尔族的葡萄沟特别好吃,特别甜,还有葡萄的颜色特别鲜艳。

   生:葡萄沟太好了。

   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师: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那就是----

   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老师把“好地方”前后加上了“真是个”和叹号)

   师:这次旅行我们真是眼见为实,不由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们再说一句----

   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师:没发过言的同学站起来,读读这句话。

   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师:同学们,旅行结束了,马上就要跟老乡分手了,我们还想再发出感慨----

   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师:旅游到此结束!

宣布作业:

1)当小导游,把葡萄沟介绍给爸爸妈妈。

2)我们的家乡也是个好地方,老师希望小朋友课后调查一下,家乡为什么是个好地方?有机会小朋友像介绍葡萄沟一样介绍自己的家乡,好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