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习惯养成 抓班级特色——六年级下学期班队工作总结
(2013-07-03 17:47:12)
标签:
班主任心得体会小学生关于方法 |
分类: 计划总结 |
重习惯养成
——六年级下学期班队工作总结
时光荏苒,又一学期已接近尾声。回首毕业之际的最后一段旅程,那深浅不一的脚印记录了我班队工作中的点点滴滴,现将其中之一二拈来与大家分享:
一、
1.用好读本,班会活动教育人
《小学生习惯养成读本》内涵丰富,每节班会课我都会让学生结合周主题教育找出对应的习惯养成内容,从读本中匹配的小故事、资料袋和名言警句中精选学习内容,收集相应资料,开展讲故事、熟记名言警句等系列活动,并在班会课后写出心得体会,真正达到了班会活动教育人的目的。
6月初,我组织学生上了《学会感恩》的主题班会公开课,意在唤醒孩子们的感恩之心,通过抒发真情实感来传达感恩之情。整堂课全由学生自己主持,占时30多分钟,内容丰满,活动流程环环相扣,共设七个环节,分别为:介绍节日,了解感恩→资料汇报,理解感恩→阅读故事,内化感恩→欣赏小品,反思感恩→聆听歌曲,升华感恩→制作卡片,书写感恩→推荐方法,践行感恩。班会课上,学生将读本中的感恩故事、感恩词语、感恩诗句进行了有效的补充,还加入了对中国传统感恩节日的介绍,在小品表演、歌曲欣赏、书写感恩卡的活动中,真正明白了拥有一颗感恩之心的重要,并决心用实际行动来感恩老师、同学、父母、学校及周围所有关爱自己的陌生人。
2、抓好常规,及时评价鞭策人
开学初,根据养成教育评价标准,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详细的考核标准。还进行了“班级事务大承包”的大胆设想,实施过程中,及时调整考虑不周之处,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的责任意识与服务态度。
加强班级管理,我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人翁的作用,实施“班长轮流制”、“岗位竞选制”及“责任承包制”,对于能主动参与打扫、为班级荣誉而贡献力量的同学,加以表扬,并在积分考核中体现,而对于故意破坏班级形象的,予以警告和惩罚。每周都由专人负责去政教处登记班级考核分数,进步时,表扬各项负责人及成员,并予以加分奖励;退步时,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并做好备战工作,鼓舞士气。
通过周周评、日日查、时时反思,将养成教育的常规工作进行到底。本学期,我们班坚持下来的好习惯有——工整书写的习惯,坚持练笔的习惯,写后改文的习惯,文明礼貌的习惯,专心听讲的习惯;通过引导逐步形成的好习惯有——及时打扫的习惯,自主预习和复习的习惯,听英语录音(95%以上)的习惯。
二、
1.坚持特色,一班一品发展人
上一学期,我们申报了“习作蓓蕾”的班级特色,在市局组织的现场会上,展示了班中优秀的日记本、1号作文本的修改痕迹及学生的作文成果集,受到了参观领导及老师们的一致好评。这一学期,我坚持做着这一特色活动的研究,如:上好每周五的两节习作课,尤其是在每一堂评改课前认真阅读学生作品,找出典型通病,对症下药指导,善于发现精彩之笔,堂堂课赏析具有“新鲜感、时代感、‘勇’感”的语言,修改过程中,充分发挥示范改、互改、自改的作用,在保留学生习作原汁原味的情况下使文章更通顺、更具体生动。真正把班级口号“把习作当成一种习惯,把修改当成一种习惯。”贯彻到底,使之成为学生的特长,班级的特色。
2.巩固特色,书信交流引领人
为了防止学生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我用书信的方式与他们交流着写作的乐趣,在我的博客里,“写信给学生”这一栏目中已收录我写给学生的信件300余封,其中《痛苦的煎熬——写作的前奏》《写一手好文章是一种美德》《天恐文章浑断绝,更生垚旭著人间》都是在聊关于写作带给我的感悟。将班级特色与育人相结合,虽付出的要多一些,但看到孩子们越长越胖的日记本,读着那些童稚的创作,或小说或诗歌,甚至书信及散文,那些灵动的原创文字,总让我感觉很享受。
写到此,忽又看到我面前桌子上那一束硕大的鲜花,是昨天孩子们一起送给我的三十朵康乃馨,课堂上那句“老师,您辛苦了!”的响亮问候还清晰地响在耳畔,谁能说这不是《学会感恩》那堂班会课的完美落幕?而摆放整齐的五本厚厚的三——六年级学生优秀习作集锦,让我心头不自觉地升腾起一种满满的自豪感。“爱上习作,放飞梦想”孩子们做到了。
“习惯决定成败”“人无特色而不立”,足见其重要性,但愿每个孩子在毕业之后都能带着良好的习惯和自己的特色继续前行。而身为班主任的我,“重习惯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