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市中小学生古典诗词创作比赛(小学组)模拟试题

(2011-06-21 18:11:01)
标签:

杂谈

分类: 高年级

上海市中小学生古典诗词创作比赛(小学组)模拟试题

(90分钟完成,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识记积累(共46分)

一.填空题(25分)

1.带地名的古诗词名句。(6分)

故人西辞           楼,烟花三月下           

但使            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寒雨连江夜入      ,平明送客     山孤。

2.诗词中多有指代,请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3分)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唐·李白)        “秋霜”指的是_____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唐·刘禹锡) “白银盘”指的是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     “帆”指的是         

3. 猜一猜下列句子描写的传统节日。(4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节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节

4. 想一想划线部分指的是指古代的哪个名人?把名字填在括号里。(6分)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       “鬼雄”指的是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唐·卢  纶)        “将军”指的是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唐·戴叔伦)。      “屈子”指的是          

5.古诗词中“云”是诗人经常描写的景物,请写出古诗词中含“云”的句子。(6分)
   黑云:                                                        

白云:                                                        

黄云:                                                        

彩云:                                                        

二.选择题(21分)(每题3分)

6.下列诗人中哪个与其余三个不是同一朝代的(    )。

A. 赵嘏     B.张旭    C. 叶绍翁   D.刘方平

7. 绝句本不要求对仗,有的作品偶然也有两联都对仗的,如(    )。

A.《咏柳》   B.《登鹳雀楼》   C.《江雪》    D.《静夜思》

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采用了(    )手法。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排比

9. 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写的风景区是(    )。

    A.庐山     B.华山    C.泰山    D.峨眉山

10. 唐代的李贺人称(    )。

A.诗鬼     B.诗佛    C.诗仙    D.诗圣

1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出自白居易的名作《忆江南》,全词中有(    )个表示颜色的词。

A.1        B.2       C.3       D.4

12.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描述古代的(   

A.珠江三角洲  B.河套草原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第二部分  探究推断(共24分)

三.匹配题(8分)

13.古诗中有许多对仗,如:“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请将下面的诗句成对的加以连线。

时时闻鸟语,           江清月近人。

野径云俱黑,           山色有无中。

城阙辅三秦,           处处是泉声。

野旷天低树,           今日水犹寒。

过江千尺浪,           江船火独明。

昔时人已没,           家书抵万金。

烽火连三月,           入竹万竿斜。

江流天地外,           风烟望五津。

 

四.思考题(16分)

14.下面哪些诗不是七言绝句,请在括号内打上“×”,并简要写出理由。(10分)

A.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  

理由                                                           

B.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理由                                                           

C.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离那个人把远征?”                                                 (  

理由                                                            

15.下列词作你可能没见过,但可以根据自己所熟悉的相关作品的字数、韵脚,来推知其词牌。请在诗句后面选择正确的词牌名。(6分)

 

①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干,醉宿渔舟不觉寒。

这首词的词牌名应是                    A 《忆江南》    B《渔歌子》

②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这首词的词牌名应是                    A 《西江月》    B《拜新月》

第三部分  改写创作(共30分)

五.写作  (30分)

下面这首诗描绘了乡村春天的景象,孩子们放风筝的画面。你可能在画里,也可能在画外,你能用自己的语言重新描述这个画面吗?请展开想象,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文章。

村 居

         【清】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儿童散学归来早,

拂堤杨柳醉春烟。忙趁东风放纸鸢。

                               

 

 


 

 

 

 

 

 

 

 

 

 

 

 

 

 

 

 

 

 

 

 

 

 

 

 

 

 

 

 

 

 

 

 

 

 

 

 

 

 

 

 

 

 

 

 

 

 

 

 

 

 

 

 

 

 

 

 

 

 

 

 

 

 

 

 

 

 

 

 

 

 

 

 

 

 

 

 

 

 

 

 

 

 

 

 

 

 

 

 

 

 

 

 

 

 

 

 

 

 

 

 

 

 

 

 

 

 

 

 

 

 

 

 

 

 

 

 

 

 

 

 

 

 

 

 

 

 

 

 

 

 

 

 

 

 

 

 

 

 

 

 

 

 

 

 

 

 

 

 

 

 

 

 

 

 

 

 

 

 

 

 

 

 

 

 

 

 

 

 

 

 

 

 

 

 

 

 

 

 

 

 

 

 

 

 

 

 

 

 

 

 

 

 

 

 

 

 

 

 

 

 

 

 

 

 

 

 

 

 

 

 

 

 

 

 

 

 

 

 

 

 

 

 

 

 

 

 

 

 


 

 

 

 

 

 

 

 

 

 

 

 

 

 

 

 

 

 

 

 

 

 

 

 

 

 

 

 

 

 

 

 

 

 

 

 

 

 

 

 

 

 

 

 

 

 

 

 

 

 

 

 

 

 

 

 

 

 

 

 

 

 

 


 

 

 

 

 

 

 

 

 

 

 

 

 

 

 

 

 

 

 

 

 

 

 

 

 

 

 

 

 

 

 

 

 

 

 

 

 

 

 

 

 

 

 

 

 

 

 

 

 

 

 

 

 

 

 

 

 

 

 

 

 

 

 

 

 

 

 

 

 

 

 

 

 

 

 

 

 

 

 

 

 

 

 

 

 

 

 

 

 

 

 

 

 

 

 

 

 

 

 

 

 

 

 

 

 

 

 

 

 

 

 

 

 

 

 

 

 

 

 

 

 

 

 

 

 


 

 

 

 

 

 

 

 

 

 

 

 

 

 

 

 

 

 

 

 

 

 

 

 

 

 

 

 

 

 

 

 

 

 

 

 

 

 

 

 

 

 

 

 

 

 

 

 

 

 

 

 

 

 

 

 

 

 

 

 

 

 

 

 

 

 

 

 

 

 

 

 

 

 

 

 

 

 

 

 

 

 

 

 

 

 

 

 

 

 

 

 

 

 

 

 

 

 

 

 

 

 

 

 

 

 

 

 

 

 

 

 

 

 

 

 

 

 

 

 

 

 

 

 

50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