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牛顿等数学家如何计算正弦的值(上)(转发)

(2020-08-16 16:03:20)
1687年,在哈雷(Halley)的鼓动和支持下,不敢轻易发表作品的牛顿(Newton)出版了他耗时3年写成的数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此书无论之于数学还是物理,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大家熟知的“力学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以及“微积分”的发明,都集中体现在Newton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

但是此书还有一个对微积分影响深远的发现,大家却未必知晓。在《原理》第三篇的引理五“求通过任意个点的抛物线类曲线”中,Newton以几何的形式给出、并简单证明了这个发现——“牛顿插值公式”(Newton interpolation formula)。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的“牛顿插值公式”

当然,在欧洲“牛顿插值公式”的发现不只属于Newton,同时期的格雷戈里(gregory)、莱布尼茨( Leibniz)也享有独立的发明权。为了便于大家快速理解这个公式的用途和来由,我们使用现代符号来表示:

我们称之为“插值公式”是因为根据已知的n个点得到的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近似的估计原函数在其他点的函数值。就好比在这n个点之间插入了一个比较贴近原函数的值,这个功能与“拟合”类似,但不同的是,“插值公式”中已知的n个点一定满足公式。

“插值公式”的证明不困难,只需设

并将n+1个点的值逐一带入f(x)求出系数即可。

Newton在这里首次引入了“差商”的概念,差商指的是两个点之间纵坐标之差比上横坐标之差,即y/x。

数学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这些新概念,但我们只要多看看,熟悉了也就顺眼了。现在,对“插值公式”稍作变化。令“插值公式”中的c=x,并让x→0得,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泰勒级数(Taylor series)。

泰勒级数是牛顿插值公式的一个重要推广和运用,由于可以轻松将无理函数转化为级数展开形式,泰勒级数在分析学形成早期的函数求导、求积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

从“分析”的角度计算正弦值

根据泰勒级数可以得到正弦函数y=sinx的级数展开式:

如下图,即使是取

,也可以较好的估计y=sinx在(-90°,90°)之间的值。以18°的正弦值为例,g(π/10)≈0.30902与sin(π/10)的值0.30901699...在小数点后5位才出现悬殊。

用y=g(x)来估计正弦函数

当然如果我们取的级数展开式的项数越多,得到的正弦值也就越精确。而结合当代计算机的强大功能,我们可以快速计算任意角度的足够精确的正弦值。泰勒级数的功能之强大、过程之简洁实在让人震撼!

但需要说明一点,关于“正弦函数”的展开式,虽然我们常用以上“微分”的方法来求解。但是在牛顿时代,却是通过更复杂的形式——“积分”的方法来得到的。具体参见附录【1】。再往前几个世纪,印度数学家Mdhava最早给出了正弦、余弦、正切的级数展开式,只是当时的欧洲数学家并不知晓。

总结一下,从“分析”的角度解决“正弦值”问题,不但可以直接计算正弦函数在任意角度处的近似值,而且操作简单、精确度有保证,在计算机普及的今天,“正弦表”更是可有可无。但是,早期的天文学家就没有这么幸运,他们的每一次计算都离不开“弦表”,因为这是他们处理数据的基础。既然如此,那早期数学家是如何计算“正弦值”并绘制“正弦表”的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