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杨慕轩
杨慕轩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01
  • 关注人气:14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子产之政,是德政之先?还是乱政之始?

(2009-07-21 09:12:11)
标签:

子产

慕云

德政

盗贼

陆陇其

商鞅

始皇

杂谈

分类: 笑看风云

    凭栏夜话第十三辑:子产之政,是德政之先?还是乱政之始?

 

    《左传·子产论政宽猛》中记载: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孔子听说之后感叹地说:“做得真好啊!施政宽和,人民就容易轻慢;人民轻慢,就得用刚猛之道来纠正。施政严厉,人民就受摧残;人民受了摧残,就得再用宽和之道来抚慰。以宽和调剂刚猛,以刚猛调剂宽和,国家的政事因此就谐和了。《诗经》中说:‘老百姓太劳苦了!该让他们稍微安康些了。施恩于国都中老百姓,以便安抚四方人民。’这就是实行宽和之道啊。‘不纵容诡诈放肆之行,以防止不良之人。遏止劫掠暴虐之徒,因为他们竟然不畏惧公开的刑法。’这就是用刚猛之道纠正邪恶啊。‘感化远来者使其和睦好似近邻,以使我王朝安定。’这就是以平和之道来使国家平稳啊。《诗经》中又说:‘不争竞,不急躁,不刚猛,不柔和。布施政教宽和温厚,百般福禄都齐集而来。’这就是政事和谐的最高境界啊。”

    清康熙年间出了一个陆陇其。康熙九年四十一岁的陆陇其考取进士,后历任江南嘉定县知县、直隶灵寿县知县、四川道监察御史等职。陆陇其读的是圣贤书,《左传•子产论政宽猛》大概也是读过的,所以他为政也与圣贤看起。《清代名人轶事》说陆陇其在嘉定做官,“日坐堂上课子读书,夫人在后堂纺绩,民有事控县者,即出票交原告唤被告。如抗,出差。其听讼也,以理喻,以情恕,如家人父子调停家事,渐成无讼之风。有兄弟争讼不休,公谓之曰:‘兄弟不睦,伦常大变,予为斯民父母,皆予教训无方之过也。’遂自跪烈日中,讼者感泣,自此式好无尤。”

    子产德政,孔子已经大声叫好了。陆陇其身后,君民上下也共同赞赏其清廉,被誉为清初的一抹亮色!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大概这两位都是德政的先行者呢?可子产的儿子大叔同样施德政,却弄得郑国盗贼四起,为何呢?也许大家会说:“因为大叔德行不够。”可关键正在这里:这个世界,居上位为政者谁会自认为自己德行不够呢?只怕个个都是以德高望重自居吧!包括大叔,他真的是不忍猛而宽吗?只怕也是以德高望重自居吧?在具体施政过程中,谁能告诉我德高望重有什么具体标准?而子产、陆陇其辈所施行的德政又有什么具体可供参照实施的标准?

    堂堂的县太爷,人家来告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实在不成,他就自跪炎炎烈日之下,使告者感动流泣。陆陇其施政真是闻所未闻!可劫掠暴虐之徒,轻易可以感化?陆陇其未到嘉定之前,嘉定多盗贼。陆陇其到任后抓到盗贼后不打不骂,让他们纺棉纱,希望盗贼感到他人劳动得来的血汗钱实是不易,经强化劳动后使盗贼良心发现,从而再不为盗。他甚至写《劝盗文》叫衙役给狱中盗贼诵读:“一念之差,不安生理,遂做出此等事来,受尽苦楚,然人心无定,只将这心改正,痛悔向日的不是,如今若得出头,从新做个好人,依旧可以成家立业。”陆陇其不可谓不善于做“思想工作”,可对那些“思想教育”不能扭转的屡教不改的盗贼不是还得施重手惩治!如果一跪便可感化劫掠暴虐之徒,那么治理新疆真是太容易了,都向陆陇其学习不就可以了?孔子说:“施政宽和,人民就容易轻慢;人民轻慢,就得用刚猛之道来纠正。施政严厉,人民就受摧残;人民受了摧残,就得再用宽和之道来抚慰。以宽和调剂刚猛,以刚猛调剂宽和,国家的政事因此就谐和了。”这是什么逻辑?先用宽来诱导人民轻慢,而后却又用猛来纠正,宽、猛,宽、猛,这难道竟不是一个恶性循环?受苦的终究还是老百姓?这难道就是孔子的治国之道?

    德政?乱政?宽、猛之间,因人而异,老百姓必将无所适从。为政,施政,政,必须有延续性,老百姓才能无所犯而知行止。萧规曹随,曹参在朝廷任丞相三年,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使西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日渐提高。他死后,百姓们编了一首歌谣称颂他说:“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后人批评曹参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其实这才是法制的根本。子产、萧何不常有,只需法尚存,常有曹参不也可以了吗?商鞅言,法,形象为独角兽,意为独一无二。真正的治,在法,真正的法,独一无二,决不会随领导的批示,又或严不严打,而时重时轻,一切皆在法内,无法外可施之恩,暴乱,则重罪重治,此为法的精神!果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何患天下不大治!

    子产之政,果德政乎?不亦乱政之始乎?恒公得管仲,遂霸天下,管仲死,恒公身困而亡,为天下笑;孝公用卫鞅,终雄战国,卫鞅车裂,秦数代努力,席卷六国。何也?始皇役使天下以逞一人之欲,二世而亡,而法有何罪?

 

 

 

慕云于2009.7.16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相见不如思念
后一篇:舐犊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