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研究”研究课题阶段总结

(2013-06-21 08:57:28)
标签:

教育

分类: 【信息技术环境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研究”研究课题阶段总结

20122013下学期

一、课题确立背景

时代发展需求,学生成长需要。来势汹涌的信息技术浪潮,改变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这种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能力的形成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为学生具有终生学习能力打下坚实基础。我校承担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重点课题《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有效学习研究》,已二年多了。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该课题在省、市课题专家的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在全校教职工的参与下,在课题组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实践研究中进展顺利。我以一名美术教师的身份参与其中,在教学中认真研究不断实践,现从以下几方面对此课题做一阶段总结。

二、课题研究实施过程

1.确定课题制定计划  二年级学生已有一学期白板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学习的经验,初步感受多媒体电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的强大功能,计算机辅助教学为学生理解美术,表现美术,创造美术,表现自我提供了途径,学生乐意接受白板信息化环境下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在大课题的基础下我确立了《美术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有效研究》的子课题并指定了以下计划

1.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有机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

4.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眼界解决教学重难点。

2.收集资料学习理论过程

1)理论学习充实自我  与时俱进,努力学习电脑知识掌握相关软件,提高运用电脑的能力;学习PPT软件、FLASH软件,自制课件辅助教学;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收集教学资料,丰富美术教育资源;研究教学内容,探索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整合的有效途径;利用教育博客分享教育资源,与同行交流多媒体在教学中运用的先进经验,提高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力。

2找准根源把握方向   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中以其直观性、趣味性,丰富性的特点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使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辅助教学,所以,应尽量做到合理有效。在运用中一定要考虑到他的科学性、准确性。避免华而不实,画蛇添足。

三、依托课例进行实践

1.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课件,提高教学效率。 在《三个好伙伴》一课中,为了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提高交流能力我组织学生以小组探讨的方式,尝试吹画并观察各色交错融合后,色彩发生的变化。在小组代表汇报吹画过程中发现的色彩变化后,运用卡通动画演示并总结色彩知识:红+=橙;红+=紫;蓝+=绿;红、黄、蓝——三原色;橙、绿、紫——三间色,运用形象生动的动画课件辅助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得记忆更深刻,所学知识更牢固。在解决吹树的方法步骤这一环节时,我先出示范作吹画作品——彩色树,并利用课件出示三个问题:1.彩水滴在画纸的什么位置?2.吹树的方法:应先…………3. 水滴的距离应近些还是远些?为什么?学生了解了问题后再出示视频短片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并总结吹树方法和技巧,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突破了了教学难点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

2.利用实物投影展评作业,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能力。 作业展评是一节课中提高学生水平的重要环节。在以前的美术课上,由于教室里没有实物投影仪,展评时,我选出一部分优秀的作业,举在手上和大家一起进行点评,但由于作业纸小,画面内容看不清,就出现:这展评活动只是给前几排同学开展的一样,后排同学没事干似的,在那里注意力不集中、各干各的事。使得展评流于形式,失去实际价值。学生美术作品不便展评,不能提高一节课的质量,当教室安装了白板多媒体设备后,我才真正感受到多媒体电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强大功能。如在《猴子上树》和《小泥人》等课中,我请各小组代表或制作完成较早的学生,将他们的作品直放到展示台上展示,然后把镜头旋转了一定的角度,再把作品不断地变换方位。学生被眼前的作品吸引过来了,都“哇”的叫了出来。学生观察出了整件作品的效果,侧面、上面、下面,一幅三维效果图跃然入了学生的眼帘,呈现在学生的眼中的是真实的感觉,立体的感觉,作品的创意,制作工艺,学生一览无疑。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自然会去仔细的观察,对作品的评价也评的头头是道。提高了整堂课的效率。这种评价形式不仅让大家信心倍增,体验了一节课的成就感,加强了小组成员间的紧密联系感,更可贵的是,他们有了“下节课还要更加油地干的思想”,促使他们上课的积极性更浓了。

3.补充教材不足,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美术创造能力。信息技术通过声音、文字、图形、图像立体地表现信息,它们在呈现信息的方式上都以形象为主。在教学时,利用互联网、校园网,收集有关的美术课题信息资源,制作色彩纷呈的教学软件,补充教材不足,如《海底世界》一课,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声音、动画、视频、投影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亦动亦静,能再现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海底世界情景,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总结课题研究成果以及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教育的整合,促进了现代多媒体技术教育的有效组合,直观、形象、生动、多角度、立体式地展示美术教学的内在规律,有机地实现与其他学科联系和交互影响。使美术课堂教学让人耳目一新,具有新的突破。它使教学化难为易,化复杂抽象为直观形象。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包括视觉、听觉、触角等多样化的外部剌激,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认知和学习途径。在有限的时间里,加大教学密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同时通过投影屏幕,丰富直观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加强了记忆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也丰富了想象,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智力。但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白板多媒体教学环境还未普及,多数年级电脑设备老化,不能正常使用,影响课题研究。

2.    教师使用多媒体还不熟练,自制课件、下载资料还不够精通,需提供学习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培训,如PPTFLASH软件及百板多媒体的使用培训以及如何下载课件与资料的培训学习。

美术组:王宝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