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分析
(2011-03-23 08:46:10)
标签:
说卷物理杂谈 |
分类: 工作材料 |
2010—2011学年上学期期末
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分析
大家对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已有了深入的了解。对物理试题的命题也都有了自己的认识。下面我就根据自己的理解,对2010—2011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命题的依据和指导思想
命题以《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人教版课改区八年级上册物理为基础。试题基本以能力立意为主,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能显示正确的导向,基本起到了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进和转变。
二、试卷结构
1、试卷长度及时间:全卷共有6页,五个大题,24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题型及占分比例:填空题10个小题,22分,占22﹪;选择题8个小题,24分,占24﹪;作图题2个小题, 8分,占8﹪;实验探究题2个小题,26分,占26﹪;综合应用题2个小题,20分,占20﹪。
3、知识内容分布:声学7分,占7﹪。光学43分,占43﹪。热学 22分,占22﹪。电学28分,占28﹪。
4、试题的难度按照易、中、难来分,三者的比例约为6:3:1。
三、试题的基本特点:
1、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
该试题把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放在首位,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基本知识与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涉及的科学内容包括声、光、物态变化及电流和电路的相关知识,对探究过程和能力的考查也体现了科学探究的部分要素,达到了《物理课程标准》要求知识点的80﹪以上。重点知识的覆盖面达90﹪。
2、注重联系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物理学业考试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的解释和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在全卷中有16个小题的设计是从日常生活、科学技术和学生实验探究中设置情境,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总分值达80分,占整个试卷总分的80﹪。例如:第5题通过医务室检查视力,体验平面镜成像特点。第7题世博园的降温系统,理解物态变化的应用。第21题纸盒烧水,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3、加强对物理方法和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
方法是从知识到能力之间的重要纽带,学习物理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知识,在应用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启迪智慧。第10、18题考查了分析电路图的能力。第19、20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作图能力。第21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分析数据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制表能力。
4、试题融入探究性和开放性,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
新课程中的许多科学内容都要求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第13题通过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第22题通过实验结论,要求学生对装满水的透明玻璃酒杯很像一个凸透镜,进行探究。给学生提供了极大的自由空间。
四、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及教学建议
1、切实加强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本规律的应用,防止死记硬背
从学生答题情况看,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不准确,不能正确的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对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的生活背景不够丰富和清晰。例如:第1题的人的听觉具有双耳效应是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内容,但答题的准确率只有65﹪,说明在物理知识的学习中有“死角”现象。因此在教学中要切实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学习,弄清每一个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来龙去脉,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准确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注重科学探究,全面培养学生的探究方法和能力,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独立的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加强物理方法的学习,提高知识和方法的迁移能力
在物理学习中,要亲身经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学习和认识常见的科学方法,并运用科学方法分析解决问题。例如:第22题的第五问得分率为20﹪,正是由于学生的迁移能力不足。因此在学习物理规律的内容和结论的过程中,应重视建立规律的过程及用到的方法,并学会咋不同的问题中运用这种方法,提高知识和方法的迁移能力。
3、切实加强理解能力的培养
在学习物理的各种能力中,理解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础,学习物理首先要对物理概念和规律有比较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能在不同的情景中认识它,应用它。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学生十分的主要原因就是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缺乏准确的理解,不能辨别有关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例如:第4题学生对反射规律中角的定义模糊造成失分。第24题的题面较长,很多学生望而却步,不会认真读题,致使失分。
4、全面提高解题能力
通过评卷可以看出,不少学生的失分原因,在于解题能力偏低。有的学生缺乏规范的解题习惯,审题不认真,在没有把题目的具体条件弄清楚的情况下就下手做题,结果漏洞百出。画图不用尺规,丢失箭头。实物连线不规范等。本试卷没有涉及到计算题,故需要用文字表述的题目较多。从考试的情况看,学生书面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较低,例如:第22题第(5)问,描述如何验证装满水的透明玻璃酒杯很像一个凸透镜,很多学生不能把自己的想法显示出来。因此,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也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
总之,我认为本试卷的命题基本达到了考查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我校学生的考前预测成绩与考后的实际成绩基本吻合。以上是我对本卷的一点看法。不当之处,还望谅解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