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好声音最好的其实不是歌声

(2012-07-26 00:00:00)
标签:

中国好声音

创意

电视节目

亮点

火爆

  还没到周末,就有人就在盼《中国好声音》了!才播了两期,其影响度和被关注度就很大,在娱乐节目繁花似锦的今天,《中国好声音》独树一帜,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它好在哪里?

   

   《中国好声音》是一个以歌为主的节目,它之所以火爆,其原因不是歌手和歌声,因为从前两期的选手情况介绍来看,上《中国好声音》的选手基本上都参加过其他的比赛和电视节目,但似乎没有多少观众记住他们,更谈不上影响力,而在《中国好声音》这个平台上他们出彩了,这充分说明是平台的效应和作用。

    那么,《中国好声音》最好在哪?好在导师吗?也不全是,因为四位导师在其它的电视节目中也经常能看到,但似乎没有像《中国好声音》上表现的精彩。

    所以,《中国好声音》最好之处是在栏目编导上的创新——有效的绝妙创意,一个好的媒体创意一定要抓住观众心理,它做到了!如同一道菜,菜料相同,关健是怎么做得让食者想吃?前几天在网上看到有网友评论,说《中国好声音》有抄袭之意,但从观众的角度看,原创没有火,抄者火了,说明中间还是有所不同,哪怕是“佐料”上的不同,至少它更能摸准观众的口味……

    看看想想,《中国好声音》最好之处如下:

    首先,栏目名字创意好。“好声音”,其含义不仅包括好的歌曲和歌声,应该包括栏目传递给观众的一切声音交流,都是健康、优美的。《中国好声音》,表明它是可以代表国家级水平的好声音,大气而自信。

    其次,导师主持创意好。时常说一个好的主持人对一台节目起着决定性作用,尤其是现场气氛。《中国好声音》的节目主持人表面上看是华少,实际上是四位导师,导师们相互之间的交流和与选手及观众间的交流成了节目的“主持词”,这种交流式的主持词没有样本和备稿,完全是现场智慧的闪光,并且每期不会重复,都是鲜活水灵的,精彩和感动不断。如第二期中刘欢现场摘帽帮选手找回自信的那一刻,让观众看到了真正男子汉的气场!那英请两个月宝宝点歌时的语气,让这位刚烈女子呈现了母亲的温柔……这样的场景能不吸引观众吗?   

    第三,神秘出场创意好。选手们出场,导师们以背相对,只听其声不见其面,从常见的“看人不听歌”改为“听歌不看人”。既是对音乐的尊重,也是对选手的公平。同时更增加了节目的神秘感和可看度。歌声和歌手的反差经常使导师们转身后大吃一惊,他们自然而然的惊诧和惊叹表情及动作往往又成了观众们的看点,因为,这些深受观众喜爱的导师们在其他节目中很少会有这种激情冲动的表现,这就是栏目创意带出的效果。

    第四,导师抢才创意好。既然是人才,就会受宠爱,抢才体现了“才”的价值。导师们在抢才时的自我推介和相互调侃是对选手的忽悠,也是观众的又一看点,智慧、幽默,尽在其中。四大导师的个性和风格也显而易见,这种淋漓尽致的个性表现又区别于他们平时的歌唱表演,让观众对“星们”又增加了了解,这正是观众求之不得的。

    第五、学生选师创意好。从导师们潇洒地拍下按扭一刻起,他们就从主动角色变为被动角色,从选别人变成了别人选自己,这个“转折点”的创意设计至关重要,体现了平等观念、价值转换和价值实现……也改变了中国传统做法上大多是老师选学生的格局,让学生不知所措,让观众耳目一新。这是一个刺激亮点,因为选手的命运将由此而改变!

http://img5.iqilu.com/c/u/2012/0721/1342828605163.jpg

    一个好的电视节目,一定要有与众不同的亮点去吸引观众,如王刚主持的北京电视台《天下收藏》节目,“怒砸赝品”就是它的亮点,让该节目稳步前行!

   《中国好声音》每周一期,它能继续这样火爆下去吗?竞争同意吗?观众同意吗?

    创意永无止境!

http://c.clzg.cn/wp-content/uploads/2009/10/311.jpg

(说明:本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