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船舶工业振兴规划投资机会
6月4日《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细则》正式公布,《细则》明确了我国船舶工业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并指出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主要任务,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以下是《细则》的影响,以及相关亮点的分析,以供投资者参考。
一、对目前造船市场整体影响
为刺激船舶需求,《细则》出台了相关政策。其中包括:加大生产经营信贷融资支持;增加船舶出口买方信贷投放;鼓励购买弃船;努力扩大国内船舶市场需求。这在短期内对刺激需求起到一定作用,但利好作用有限。
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虽然波罗的海干散货运费指数(BDI)连续狂涨站上4100关口,但是全球船舶订单却依然低迷,5月份全球没有一艘船成交。自去年9月份以来,已连续8个月,全球新船成交量一路下探。2008年9月至2009年4月成交量分别为693万、248万、80万、21万、38.75万、19.3万、69.37万、12.7万载重吨;同比分别下降幅度为66.1%、89%、95.6%、99.1%、97.7%(96.3%)、98.4%、95.16%、97%。目前全球航运市场还不具备整体复苏的条件。因此,投资者对于造船类上市公司应保持谨慎,积极关注航运市场变化。
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机遇大增
《细则》提出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建设造船强国和实施海洋战略奠定坚实基础。2011年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占有率达到10%。
我国是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海洋资源可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海洋资源种类繁多,海洋生物、石油天然气、固体矿产、可再生能源、滨海旅游等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加快发展海洋产业,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对形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数据显示,包括油气钻采平台、存储设施、工程船舶在内的海工装备2007年全球市场规模已超过3000亿美元。中海油年初宣布,到2020年在南海深水区建成年产5000万吨油当量的生产能力。在装备需求方面,中海油的海工装备需求将达1000亿元。目前我国在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占有率较低,技术水平不高,《细则》明确了我国发展海洋工程装备的重大方向,无疑给相关上市公司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
目前受益海洋工程上市公司包括振华重工、海油工程、中信海直、厦工股份、中海油服等,投资者可重点关注,具体个股的情况,投资者可登录新东风无忧价值网
新东风无忧价值网查询。
三、船用柴油机市场机遇明显
《细则》指出加强我国造船工业的配套能力。其中船用低速柴油机、中速柴油机、甲板机械等配套设备的国内市场满足率达到80%以上。这相当于在2008年末的基础上增长50%。
受益的相关上市有潍柴重机、云内动力、江淮动力、石油济柴、上柴股份、全柴动力、苏常柴等。具体个股的业务、估值等情况,投资者可登录新东风无忧价值网www.51value.com
查询。
新东风无忧价值网分析师
马士高
个人观点
仅供参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