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跨界与融合---中医的发展与未来(四)

(2016-07-19 07:05:35)
分类: 杂谈随想

(二)中医与现代医学的融合

中医学的发展是伴随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及临床经验的日积月累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它是从系统的、宏观的方面来把握生命科学的典型特征。而现代医学的发展始终是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步伐,从微观方面揭示人体科学的本质特征。但在西方医学已经由过去的经验医学进入现在的循证医学时代之际,从中又看到了若干传统中医学的思维模式。

当世界走向更现代化之时,人们对医学的需求范围已不是单纯治疗疾病,而是希望通过医学知识帮助他们加强自身保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使人类过一个高质量的生活, 中医药正符合了这一新要求。一味中药包含了众多的化学成份,一个方剂能治疗或预防多种症状。虽然是同一种病,中医在给不同的病人用药时,可通过加加减减,量体裁衣,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正因为如此,我们这一代应该努力提升传统医术之传承与转化。从传统中医到现代中医,再和西医融合起来建立世界医学,是现代人类的需要,也是我们的使命。

通过分析比较中西医两种医学的起源、发展中分歧产生的原因以及对人类医学体系的未来发展方向及结果提出的推论,指出中医学自身发展中不应躲避而要去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包括现代医学为我所用,从哲学角度提出,宏观的理论应该指导微现理论的发展,并且在微观理论发展到一定“微”的时侯,必须回归到宏观上来,中医是宏观的,西医是微观的,但在医学的发展过程中,从长远趋势看,中西医必将彻底融为一体,中医在宏观上占优,两西医则在微观上个体上见长,二者只有联合才能达到对人体这一复杂事物的正确把握,并指出中西医结合是未来人类医学达到完美融合的重要步骤,中西医融合值得提倡。从临床上来看,现在的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中西联合的办法治疗,如肿瘤早期手术后用中医帮助恢复体力,晚期用中、西医改善症状、延缓生命。慢性肝病的治疗同样也可以采用中、西联合治疗。

(三)中医与养老产业的融合

2012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540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7118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2.6%2012年底,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总量的比例已达到9.4%,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截至2013年底,中国共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42475个,床位数493.7万张。同期中国老龄人口数量为2.02亿人,每千人平均床位数量仅有20张。养老产业所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正在吸引着全球的目光。养老正在突破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形成家庭、社区、市场化养老并存的局面,出现了异地养老、以房养老、侯鸟式养老以及生态养老等新模式。养老产业开始走出一条与国际经验接轨的社会化、市场化的道路。
   
养老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领域广等特点,并对上下游产业具有带动效应。老龄人口的增多拉动产生老龄人群的服务需求增长,比如对医疗卫生、休闲保健、托管托养、家政服务、文化娱乐、信息咨询等服务需求。当前我国老年消费市场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养老服务产品的供给不足、比重偏低、质量不高,这些都不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从国内市场来看,养老产业尚处于“沉睡”阶段,很多商机有待开发。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43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支持养老发展,养老产业或迎来政策制定高潮。李克强指出,我国要扩大服务消费,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各类服务机构,重点发展养老、健康、旅游、文化等服务。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出现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新增800万,总数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老年人口比重将由13.3%增加到16%,人口老龄化进程将加快,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需求将大量增加。未来5-10年间,中国养老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中医是养老产业最主要的支撑点,慢病管理、康复治疗、养生保健都离不开中医的参与,因此,养老产业和中医的融合发展是历史的必然,作为中医人要做好参与养料产业的建立与发展,为人类的健康作出贡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