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误区服用膏方
(2012-11-13 06:50:42)
标签:
杂谈 |
分类: 漫话中医 |
误区一:膏方可以代替药物
膏方是由丰富经验的中医专家利用自然规律和人体生理特点,根据各人的体质、病情,结合辨证施治而拟定的膏滋药处方。但是,膏方也有它的局限性,其主要作用是起到调整身体失衡,辅助治疗疾病的作用,而不是完全用于治疗某种疾病的,尤其是许多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必须以药物治疗为主,膏方调整为辅,而不能只吃膏方不吃药。如果这样,不但调整身体没达到,还会影响疾病的治疗,所以,膏方不可以代替药物治疗疾病。
误区二:膏方就是中医的“补”
中医所说进“补”是指采用进食营养、补充各种食物及其它方法,起到调节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或改善人体的生理机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功能,以达到强身健体、抗御疾病的目的。而膏方除了能“补”之外,还有“清”的作用。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如心血管、内分泌、呼吸系统等各种疾病,用膏方在扶正的基础上,对于存在的外邪、湿热,还可以用清热解毒、清热利湿的方法,一样可以在驱邪的同时,达到扶正的目的。因为每料膏方是中医专家针对每个人的症状和自身特点而专门拟定的,“一人一方”,不存在千篇一律的“处方”,故膏方“补”之外还有“清”。
误区三:膏方服用欠“灵活”
自古以来,进补膏方以冬至日起三十天左右为最佳时间,即冬至日起“头九”至“六九”之间。因此许多病人要等到天气寒冷,北风呼啸之时或到年底冬至日方才寻医开药。现代中医药学对膏方赋予了新的内涵,开膏方可以作为一种防治方法,为患者或亚健康人群提供一种便捷的中医药保健和治疗,尤其是在秋冬季节转换时,为各种易感人群提供了有力的中医药保障。但是,在服膏期间要灵活掌握。比如,服膏期间突然感冒、发烧了,有的人怕停膏影响疗效,就接着服膏,这是不对的,会影响治疗感冒。这时要时暂停膏,先治感冒,在感冒预后再接着服膏。还有在遇到身体其它不是时,也要随时调整服用方法,从而达到强健身体,预防疾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