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位居二十四节气之首,表明春季从这一天开始。今年“立春”是2月4日,在传统社会里“立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农业是民生的主业,农业有很强的季节性,春天是充满希望的时节;有句话“一年之计在于春”,强调了春天的重要。春天是由冬寒向夏热过渡的季节,冷暖气团交替活动频繁,人体对春季风向多变的气候特点适应性较差,立春之季昼夜温差较大,早晨气温较低,感冒和呼吸系统疾病处于易发期,发病人数较多,心脑血管疾病也处于多发期。所以,此季节要注意保暖防病,安度“立春”。
“咬春”立春这一日,民间讲究要买个萝卜来吃,叫做咬春。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老北京人讲究时令吃食,立春这天要吃春饼,吃春饼也叫“咬春”。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
“春菜”是指春天生长的以绿叶蔬菜为主的叫“春菜”。春季饮食调养要注意春季阳气初生,应该吃些辛甘发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因为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春菜”包括香菜、莴笋、菠菜、生笋、韭菜、千金菜、青笋、莴菜等。
“春瘟”是指春季天气逐渐暖和,但湿气仍重,这种环境有助于细菌等各种病原体的滋生,很容易引起“春瘟”的流行。而今年一冬没有有效的降雪,民间谚云:“一冬不雪,慎防春瘟”。而探究“春瘟”,首先要从“春温”说起。“春温”是中医学的一种说法,主要是指在春季发生的一类热性疾病,症状包括高烧、嗓子疼、咳嗽、头痛、浑身痛,比如肺炎、感冒等都可以称为“春温”。而“春瘟”,只是“春温”的一部分,就是其中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像流感、流脑、流感、猩红热、麻疹、痄腮、风疹等。春季瘟病的共同点是:发病突然、热象偏盛、容易伤阴、流传极快。小孩是春瘟的高发人群小孩由于抵抗力差,极易被“春瘟”袭击。
“养肝”
因春属木,与肝相应,所以说春“养肝”。春季养生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逐渐从“秋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的时间。在春季养生方面,主要是护肝,而护肝一是要从心情着手,使心情舒畅,防止“肝火上升”。通过梳头,可以疏通经络,起到滋养和坚固头发、健脑聪耳、散风明目、防治头痛的作用。梳头全头都要梳到,不论头中间还是两侧都应该从额头的发际一直梳到颈后的发根处。每个部位起码应梳30次以上,以自己感觉舒服为准。梳子则以牛角梳、玉梳、木梳为好。二是生活规律,不要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特别是有肝病的人更要注意多休息。休息的道理就在于让肝藏血的功能很好地发挥,以养肝。三是饮食上要少食肥甘厚味及辛辣,尽量不饮酒或少饮酒。酒精是通过肝脏解毒的,如果过量地饮酒对肝脏是一种伤害。特别是肝病患者,就更不能喝酒了,否则很不利于治疗和恢复。四是适当运动。散步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养生保健方法,特别是在气候宜人的春季。不拘形式,量力而行,切勿过度劳累。
“食疗” 春季食疗多吃绿色蔬菜,少食辛辣为好。
清炒莴笋丝:
用料:莴笋250克,鸡蛋2个,水发木耳250克,花生油、精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1)将莴笋去皮、去叶洗净切成寸丝,鸡蛋打入碗内调成蛋汁,木耳洗净切成细丝。(2)炒锅上火注入花生油烧热,倒入蛋液炒成松散蛋块,放入木耳、莴笋丝、精盐炒熟。离火加入少许味精均匀即可。注意,不要炒的时间过长,否则就不脆爽了。
功效:清热利尿,增进食欲。适合各年龄人氏。
菊花茶:
春季阳气生发,肝火频见,表现为急躁易怒、头痛眩晕、目赤耳鸣、面红耳赤、口苦咽干。选菊花10克加开水泡代茶饮,可加少许冰糖,有清肝明目降肝火之功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