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不要盲目创业
(2009-04-12 23:04:21)
标签:
就业大学生社会阅历盲目 |
大学生不要盲目创业
一场关于大学生创业利弊的讨论又在业内展开。两位大学生创业典型性人物——分众传媒的江南春与圣景微科技的姚海平分别在面对媒体时坦言:大学生创业必须避开盲目创业的陷阱。江南春说:“我不赞成大学生比较盲目地一毕业就创业。”而姚海平认为:大学生创业要做好最初的选项关,在创业项目有充分把握的条件下才去创业,要慎重选择。两位大学生创业“过来人”的一番言论似乎与认为应支持大学生创业如火如荼展开的主流观点对立,但二人指出的学生创业盲目性问题确实是困扰大学生创业成败的突出问题。
其实,从支持大学生创业的观点出发,当下,鼓励大学生创业确实是一条激发学生创造与创业激情,缓解就业压力拓展,就业渠道的捷径。为此,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与教育、专业机构为配合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大潮,通过各地扶植性优惠政策的出台,各类创业培训机构、课程的设置,大学生创业模拟实践活动的开展(如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而从上而下、从点到面地借助多种渠道方法为学生创业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虽然如此,当激情四溢的学生真正进入艰辛的创业过程后,先天存在的种种“内伤”(资金、市场、管理、项目、阅历等因素)却使得他们不得不接受残酷的事实——如统计资料显示的,大学生参与创办的企业,有85%以失败告终。究竟大学生创业所暴露的问题的死穴在那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业管理培训学院副院长熊飞指出:“创业需要理智而不是冲动,需要冷静而不是狂热。大学生对于创业的理解以为只要开一个公司就会成功,对行业缺乏深度判断,盲目创业是学生创业的通病。”
这就是所谓大学生创业的“盲目病”。
那么,有效治疗大学生创业“盲目病”的措施又在那里?有业内人士指出,是否应该建立一套培养创业人才、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有效工作机制,针对大学生创业的整个过程中涉及的内容,由各相关部门协调,设置一个系统完善的学生创业服务与指导体系。如在创业前期搞好创业指导,包括创业培训、项目引荐、配备创业导师、启发创业思路、培养创业技能;创业中期搞好创业扶持,在项目融资、企业注册、招聘培训员工等方面给予直接扶持;创业后期搞好创业保护,成立法律援助中心和青年创业维权岗,提供政策咨询、技术交流,保护好企业的创业环境。使学生创业企业能够在社会的“看护”下成长,减少这些企业的死亡率。
对于那些踌躇满志立志于自主创业的学生朋友们而言,前大学生创业者江南春道出了他认为的避免创业“盲目病”的一段感言:“大部分刚出校门的大学生,不仅行业知识、社会阅历等诸多方面有所欠缺,而且对自己的认识也往往不够彻底。最好是在创业之前,找一家单位打工,体验别人的创业过程,积累管理经验,对一个行业熟悉之后,创业的成功率就相对较高。如果你没有适当的创业贮备,那就选择就业,而保持创业意识。”或许,江南春的这种“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规划,是学生创业规划的一个理性的选择。创业,不是人人都适合的。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积累充实自己的职业经验、人际关系和启动资金,这也许是比急着当老板更为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