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8/mw690/001JXgUazy72G0dtcJp97&690
再次品读《曾国藩全书》缘于我厂举办“学经典·正家风”道德讲堂活动,通过诵读培树家风的经典著作,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文明家风。当问到我的想法时脱口而出“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家书》共收录家书435篇,包括了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交友识人、治军从政诸多方面,家书真实细密,深入浅出,句句妙语,讲述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是为人处世的谆谆教诲。
通观曾国藩的一生,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他修身律己,礼治为先,在他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对清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曾国藩的一句名言,“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时刻保持一种生机和情趣,保持做人的骨气,在艰难困苦中挺进,他治军有方打败太平天国,整肃政风身体力行,成就了他的“天下之大功”。
家书选篇《治家篇.禀父母.家和万事兴》,“夫家和则福自生,若一家之中兄有言,弟无不从,弟有请,兄无不应,和气蒸帮而家不兴者,未之有也。反是而不败者,亦未之有也。伏望大人察男之志!即此敬禀叔父之人,恕不另具。六弟将来必为叔父克家之子,即为吾族光大门第,可喜也!谨述一二,余续禀。”
我们常说家和万事兴,一封家书就可明鉴,对祖父母毕恭毕敬,称“祖父母大人万福金安”表示尊敬,对弟弟亲切随意多是治军为政之道,对儿子教导人生多是读书做文之法,体现了曾国藩高超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
曾氏家训三看:一看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很高才起来,这个家族就会慢慢懈怠。二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为勤劳的习惯影响人的一辈子。三看子孙有没有读圣贤的经典,“人不学,不知义”。“盛不过三代”是大多数官宦很难逾越的魔咒,可是曾氏家族英才辈出长盛不衰,无不得益于曾国藩的远见卓识,言传身教。
曾国藩四条遗嘱:一是慎独则心里平静;二是主敬则身体强健;三是追求仁爱则人高兴;四是参加劳动则鬼神也敬重。慎独能够反省自己,无愧于天地,这样的心情是愉快平和的,这是修身养性的自强之道。无论事大事小,都以恭敬之心对待,读书学习自立自达,就可以和万物争辉。无时无刻不以勤劳自勉,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在困境中奋力前行,增长智慧增长见识。
如何治家,是历来议论甚多的话题,是在立身、处世、为学等方面教育子孙的家庭教育,是维持家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曾国藩写信给九岁的儿子曾纪鸿,“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尔宜举止端庄,言不妄发,则入德之基也。”读书和做人相辅相成的,博大的胸襟是成就伟业的必要条件,教导子孙成人成才,其家族一百多年没有纨绔子弟,传世家书成为家教样板。
“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为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曾国藩要儿子成为“读书明理之君子”,洁身自好,大隐于世,这样的期许较之一般的简朴教育显得境界更高。曾国藩的家风家训对其子孙的影响十分深远,曾家后裔没有一个加入行伍之列,恪守先祖遗言,远离尔虞我诈,实现了曾氏“长盛不衰,代有人才”的遗愿。
曾氏家书行文从容,在平淡家常中孕育真知良言,曾氏家族后代人才辈出,与曾国藩本人独特的家庭教育理论和方法密切相关。曾氏家风家训是曾国藩人生智慧和思想精华的结晶,从中引申到现代的有益经验和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值得今人借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