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的困惑及反思
在经过了半年多的课改实践中,虽然课堂教学有了极大的改观,但我仍有许多困惑。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小组讨论没有实效性,很多学生还没有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太多的时候只有几个学生在思考。其它学生的注意力不在讨论问题上了,有的做小动作,还有的在看别人,还有的在走神。如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我想这是一个关键。要不然保证不了我们的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的完成。小组探讨问题也就失去了它原本有的一些色彩和作用了。在这一方面,我们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加大了对小组长的培训以及对小组长的充分利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可是仍觉得还没有达到理想的境界。
第二、小组评价跟不上。没有小组之间的相互竞争,整个课堂学生的学习和参与意识是有了极大的改观,但有时也会显得有点沉闷,没有那种自然的相互竞争的感觉。所以学生的激情调动的不是很强。有很多时候一个小组只有几个成绩很好的学学生不断发言,总有几个学生参与意识不弄。如何才能培养小组长也能调动起组员的学习兴趣?
第三、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把握不是很好。到底每个学生掌握的怎么样,教师没有个真正的掌握。很多时候教师看到了积极回答问题学生的风采,讲得有条理也明白,但是这样的学生还不能占大多数,反馈的这个环节还不能做得很好。对于差一点的学生没有及时进行的帮助,生帮生还不能每节课堂都落实的很好。
第四、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不能纵横联系,因此对教材的把握就不是很到位,驾御课堂的能力也就不能随机应变。现在新教材看似知识很简单,实际上蕴藏着很多东西,需要教师静下心来仔细研究好教材,才能对课堂的很好的把握。
第五、老师还讲得多,给学生的发挥的空间少,生怕学生学不会。虽然比以前教师讲要少了很多很多,但是教师还需要进一步放手,放心让学生自己去对知识的研究,相信学生原本有的能力,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
针对以上几点,我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应做到:
一、分组前目标任务要明确。每一项学习活动,都必须明确目标所要达到的程度,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有奋斗目标,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之中,在分小组合作学习前,一定要给学生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只有学生明确了方向,有了奋斗的目标,才能为实现目标而努力。避免了学生无所事事、无处下手的现象发生,使合作学习落到了实处。
二、分组后小组成员分工要明确小组合作学习,一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二是为了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三是给学生提供互相学习借鉴的机会。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首先每个小组成员要参与其中,不能只是少数优生的展示台,否则,小组合作学习也将失去本身的价值。所以小组合作学习分组后,小组成员应该有明确的分工:谁是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谁负责整理、记录;谁负责交流汇报;谁又负责补充等都应该有分工,这样才能确保合作学习一开始人人都能各司其职、有条不紊,才能确实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