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中小学学科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2017-03-31 10:13:36)| 分类: 教育材料 |
平凉市中小学学科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实施方案(试
为进一步发挥优势学科带动与辐射作用,在全市范围内搭建学科教研平台,有效组织学科研讨交流,推进学科教研成果的共享,促进学科教师的专业成长,经研究,决定启动平凉市中小学学科教研基地建设。
一、总体目标
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学科教研水平为宗旨,创建以学科教研组为中心,以课程教学研究和实践为重点的教科研基地。形成由市教科所、县(区)教研室(教科所)、基地学校共同组成的教科研共同体,建立互动、交流、分享工作机制,改进教研工作方式,提高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主要任务
1.发挥学科教学与研究的示范引领作用。学科教学与研究基地要提炼本校教研组教学经验,吸纳其他学校的教研经验,通过主题研讨、同课异构、组织教学观摩、承办市级教学讲赛活动等多种形式,聚焦关键问题,探求解决办法,传播校本研训经验,扩大该学科在市内外的影响力。
2.提供教研的实践阵地和校本研修的指导资源。学科教学与研究基地要成为全市教师进修研训的活动基地,累积教育教学、教研教改、课程融合、课题研究、教师研训、优秀拔尖人才成长的实践性案例,为各校开展校本研修、校际教育交流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3.促进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市级学科教学与研究基地要以本校教研组为中心,吸纳区域内优秀师资,培育市级学科教学领军人物,促进基地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
三、工作措施
(一)基地学校主要工作
1.加强学科的专业建设。研究制定学科改革和发展规划,完善学科教研制度,制定教学改革、教研活动、教学质量、教师培养、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具体目标和工作措施,切实加强学科的专业建设。
2.协助市县(区)教研员开展好教学研究和信息反馈。积极协助市教科所、县(区)教研室(教科所)做好在基地举办的学科教学研讨、课堂讲赛、观摩教学等活动,做好讲课、说课、观课、议课等教研活动的准备工作,做好学科信息反馈。
3.开展教学实践研究。发挥学科教学与研究基地在区域教研、校际互动教研的功能,在开展好校本教研的基础上,发挥好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区域教研或校际教研交流活动。每学年总结教学研究成果或典型经验供全市同学科共享和参与市级优秀学科教学与研究基地展评。
(二)县(区)教研室主要工作
1.各学科教研员要与基地学校密切合作,参与并指导学校确定教学改革重点和教学研究专题。
2.跟踪关注区域内学科教学与研究骨干团队建设,促进区域内学科研讨交流,发现并培育优秀年轻教师,促进其专业成长。
3.创办《平凉市学科教学与研究基地工作简报》,构建教研交流平台,分享教学与研究经验,引领全市学科教学与教研工作。
四、保障措施
1.健全组织体系。各学科教学与研究基地学校要成立学科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做好基地日常教学与研究工作,协同谋划教学研讨与课堂讲赛等活动;县(区)教研机构要建立定期督查调研基地教研工作制度,做好基地学校的日常考核;市级教研部门做好学科教学研讨与课堂教学讲赛的安排和组织协调工作。
2.建立基地档案。基地学校要建立学科档案,学科基地主持人要负责做好各项教研活动的记录和相关评价,及时收集、整理活动资料,妥善保管各类档案。
3.考核评价。学科基地由市教育局认定命名,学科基地在人员培训交流、课题研发和先进表彰等方面享受优先权。实行动态管理,每五年认定一次。对工作业绩突出的组织和个人予以表彰。
附件2:
平凉市中小学学科教学与研究基地评价细则(试行)
|
评价 项目 |
具 |
评价等级 |
得分 |
||
|
优秀 |
合格 |
不合格 |
|||
|
组 织 管 理 20分 |
学校领导具有较强的学科教研意识,积极参与学科教研工作 |
5 |
3 |
2分以下 |
|
|
学校教研室运行情况良好,并在学科教研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组织和指导作用 |
5 |
3 |
2分以下 |
|
|
|
学校建立了较完善的学科教研管理制度,并在实际的学科教研工作中正常实施 |
5 |
3 |
2分以下 |
|
|
|
学校有一定的教研专项经费投入,学校形成了“发扬典型、奖励先进”的激励机制 |
5 |
3 |
2分以下 |
|
|
|
教 学 实 践 30分 |
教研组工作有具体计划,且计划有创新、切实可行,每周有统一、确定的教研活动时间 |
5 |
3 |
2分以下 |
|
|
集体备课做到定时间、定地点、有记录,集体备课记录、教研组活动记录详实 |
10 |
6 |
4分以下 |
|
|
|
教研组教师互相随堂听课、评课,每学年不少于20次/人,全组开设研究课、示范课,每学年不少于2次/人 |
5 |
3 |
2分以下 |
|
|
|
教研组能够协助教导处做好教学管理工作 |
5 |
3 |
2分以下 |
|
|
|
教研组能定期反思、总结本组的教学实践情况 |
5 |
3 |
2分以下 |
|
|
|
教 学 研 究 30分 |
教研组全体教师能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并用其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
5 |
3 |
2分以下 |
|
|
教研组有市级研究课题,并能很好地开展校本研究 |
5 |
3 |
2分以下 |
|
|
|
教师借鉴、改造科研成果的热情高,能够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借鉴、改造本校及外来的优秀科研成果,且对教学实践产生了良好的实际效果和影响 |
5 |
3 |
2分以下 |
|
|
|
高级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在教研活动中起带头作用并通过多种方式促进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 |
5 |
3 |
2分以下 |
|
|
|
教研组能够举办有市级影响的学科教研活动 |
5 |
3 |
2分以下 |
|
|
|
校际间教研活动联系紧密,定期开展有效的交流、合作与研讨 |
5 |
3 |
2分以下 |
|
|
|
发 展 绩 效 20分 |
学科教学成绩突出、影响广泛,近三年中高考成绩优异 |
10 |
6 |
4分以下 |
|
|
形成鲜明的学科教学特色、教研特色 |
5 |
3 |
2分以下 |
|
|
|
教师和学生在各类竞赛中成绩显著 教师每年有多篇论文获奖或发表 |
5 |
3 |
2分以下 |
|
|
|
总分 |
|
||||
附件3:
平凉市中小学学科教学与研究基地
申
申报学科组:
申报学校 :
校长(签字):
申报学科负责人:
填表日期:
一、学科教研基地人员简表
|
学校领导小组 |
校长姓名及联系电话: |
|||||||
|
分管校长姓名及电话: |
||||||||
|
教导主任姓名及电话: |
||||||||
|
学科基地主持人 |
姓 |
|
专业职称 |
|
||||
|
工作单位 |
|
职 |
|
|||||
|
学历/学位 |
|
联系电话 |
|
|||||
|
电子信箱 |
|
手 |
|
|||||
|
教学成果 或从事教研与培训的经历 |
|
|||||||
|
学校教研组核心成员 |
||||||||
|
姓名 |
职 |
学历 |
联系电话 |
区骨干或区市以上获奖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拟聘请的外校优秀学科教师及指导专家 |
||||||||
|
姓名 |
单位 |
基本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申报市级学科教研基地的条件
|
【学校情况】:学校概况,学校在校本研修方面的经验;学校对教师及教研组的重视等 【教研组情况】学科教研组取得的成绩;学科教研组成员的专业水平;学科教研组的教研方式;学科教研组的教研文化氛围;学科教研对周边学校的影响;学科教研组整体的教学质量等
(可另附页) |
三、中小学学科教研基地的实施方案
|
(本学科研究基地的建设的总目标及分阶段的工作任务;拟实施的学科教学小课题及其研究措施;拟展开的主题教研活动及活动进程设想;拟开设的教师培训课程及培训方式设想;拟聘请的学科教学指导专家及指导内容;拟制订的基地自我管理措施及保障措施等)
(可另附页) |
四、预期成果及形式
|
|
五、学校拟提供的保障:
|
|
|
学校推荐意见: 盖 年 |
|
县(区)教育局意见: 盖 年 |
|
评审组意见 年 |
|
市教育局意见: 盖 年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