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胡颖

(2012-06-05 21:35:21)
标签:

兰州大学

文学院

教授

胡颖

分类: 文学作品
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胡颖
 
已推荐到草根博客,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胡颖
曹斌锋
    说来惭愧,胡颖教授可算是曾经给我授业的大学老师,可截至现在10年过去了我对于老师的近况知之甚少。最初认识老师那已经是10年前2002年腊月时候的事了,当时我正在灵台一中任教。因为自己平师毕业后一直参加兰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自学考试,从专科到本科一路考来,在2002年撰写本科毕业论文时,我有幸成为胡老师指导的几个学生之一。在我的印象中,当年的胡老师很年轻,是个美女。由于和胡老师只是一面之缘,所以对她知之甚少,只是在电话上就自己毕业论文方面的问题向她请教过。那年自己撰写的毕业论文《灵台县灯盏头剧调查报告》最终获得90分的高分,这当然主要应归功于胡颖老师的辅导了。再后来,我就一直没有了胡颖老师的音信,更不知道年纪轻轻的她已经是兰州大学文学院排位第三的教授(2009年5月聘任)了。今晚网上的这次偶然相遇除了让我再一次感慨时光流逝之快外,更多的是为胡老师学术成长之快而欣喜了。 
    胡颖,女,汉族,生于1968年11月。1991年兰州大学中文系毕业,获学士学位,1994兰州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至今。现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讲课程:为本科生开设“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戏剧史”、“中国古代戏剧专题研究”等课程,为研究生开设“中国古代戏剧史”、“中国古代小说史”、“中国古代散曲史”、“中国古代戏剧理论专题研究”、“话本小说研究”等课程。 
    科研项目:主持:国家社科项目“失传元杂剧研究”、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点项目“丝路文化与西部当代戏剧研究”。  参与国家211重点项目:“丝路文化与敦煌文学”。 
    出版著作:主持及参与撰写《失传元杂剧本事考说》(甘肃文化出版社 2002、8)、《中国文学史发展纲要》(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7、8)、《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之戏剧影视部分(丁帆主编“十五”国家社会科学资助项目,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0)。此外,《甘肃傩文化研究》一书即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主要学术论文:近年主要致力于元杂剧、戏曲田野调研等领域,小有收获,曾先后在《文艺研究》《甘肃社会科学》《曲艺》《社科纵横》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失传元杂剧〈秋夜蕊珠宫〉本事新考》、《庾天锡杂剧本事考说》、《吴昌龄杂剧<鬼子母揭钵记>本事考说》、《吴昌龄杂剧<哪吒太子眼睛记>本事考》、《元散曲“题红叶”故事考辨》、《对民间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考》、《傩.社火》、《永靖“七月跳会”渊源考》、《论敦煌变文》等。 
    主要荣誉及获奖情况:2004年获兰州大学教学新秀一等奖,2003年专著《失传元杂剧本事考说》获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敦煌文艺奖”二等奖。 
    电子邮箱huying@lzu.edu.cn
 
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胡颖
兰州大学文学院简介
 

兰州大学文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地处兰州市嘉峪关西路9号兰州大学一分部。1928年创建兰州中山大学国文系,建国后成立中国语言文学系,2004年改为文学院。作为国内较早的中文学科之一,学院秉承了浓厚的人文学术传统,在80年几代人的艰苦努力下,形成了稳重求实、锐意进取的良好学风,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英才,也为20世纪中文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在新的世纪,兰州大学文学院将依照兰州大学“做西部文章,创一流大学”的办学宗旨,继续加强学科建设,充实师资力量,完善教学设施,为把兰州大学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院实行党委与行政班子集体领导。党委下设12个党支部、学生工作组、工会、团委、学生会和研究生会。行政下设6个研究所、1个教育中心、学院办公室、资料室、《秘书之友》和培训部。学院以科研和教学为基础,将学科建设视为学院工作的支撑点和着力点。学院现有汉语言文学和戏剧影视文学两个本科专业,具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设有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六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戏剧戏曲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具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二级学科博士点。2006年、2010年,中国现当代文学二级学科均列为甘肃省省级重点建设学科。

文学院现有教职工62人,其中专职教师49人,教授9人,副教授17人,讲师23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27人,硕士学位者16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29人。学院师资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在未来几年内,学院将建构一支学缘更广、学历更高、知识结构涵盖面宽、功底扎实的教学科研队伍,保证学院教学与科研的长足发展。学院将人才培养的质量视为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围绕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优化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确保学生在就业时的竞争力。学院自1977年恢复高校招生以来,已经先后累计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4000余名。目前,在校全日制学生共计1026人,其中本科生583人,硕士研究生408人,博士研究生35人。在多年的发展中,学院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大批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他们之中很多人已经成为有关行业的领导者和业务骨干。

学院始终将科研工作放在突出位置,积极采取措施,鼓励广大教师从事科学研究,提高科研水平。近五年来,学院教师共计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许多论文刊登于《亚非语言文化研究》、《中国语言学报》(美国)、《中国语文》、《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民族研究》等高规格学术刊物,出版专著和译著40余部,由学院教师主编或参编的高校教材计15部。学院教师共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近60项,获得科研经费近200万元。学院经常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讲学,增进学术交流。著名学者如王力、魏建功、周祖谟、吴组缃、彭铎、桥本龙太郎、叶嘉滢等曾在文学院从事讲学和科研活动。近年来,有德国特里尔大学卜松山教授、德国波恩大学顾彬教授、美国加州大学王士元教授、北京大学袁行霈教授、南京大学卞孝萱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山东大学袁世硕教授、复旦大学黄霖教授、复旦大学朱立元教授、陕西师范大学霍松林教授、吉林大学刘中树教授、南开大学刘俐俐教授、四川大学冯宪光教授、湖南师大凌宇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党圣元教授、中国作协雷达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叶舒宪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石毓智教授、台湾佛光大学龚鹏程教授、台湾台东大学林文宝教授等多位学者光临学院开展短期讲学活动。

学院资料室藏书丰富。目前院资料室拥有中外图书近13万册,其中有多种大型丛书和类书,还有一批善本图书。近几年,通过学术交流,又从台湾无偿引进《摛藻堂四库全书》500卷,《大藏经》及其《补编》137卷,此外还有世界佛学名著译丛上百卷。资料室每年订购中外报刊200种。有6个书库,为学院教师、博士生、硕士生、留学生、本科生及其他科研人员服务。学院主办的《秘书之友》杂志发行全国,是连结兰州大学与各地党政机关的重要纽带,是展示兰大文学院的一个窗口,也是文学院学生教学实习基地。 

 
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胡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