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舞秦腔剧院八团优秀秦腔女小生——李娇

标签:
西舞秦腔剧院秦腔八团优秀女小生李娇(组图) |
分类: 秦腔秦韵 |
曹斌锋
《咸阳桥》写的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发生的故事。秦统一后,继续实行了一系列加强政治、经济、军事统一的措施:将六国十二万户贵族豪富迁至咸阳落户;将天下土地分给老百姓耕种;将六国及民间的兵器收缴熔化铸成十二金人;修建与六国沟通的咸阳大桥等。这些措施对于恢复战争创伤和进一步加强秦国统一,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是,六国贵族由于故国沦亡对秦始皇极端仇视,秦国及六国的一些百姓由于尚未看到新政的好处也对秦始皇极不理解。然而秦始皇认准目标矢志奋斗,不断巡查督促实施新政,以政治家的博大胸怀顾全大局,化解矛盾,使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果。该剧以上述历史事件为背景虚构了一个复仇的故事,将铸剑、复仇与修桥、消仇作为中心事件来表现;同时避开宫廷写民间,以民众的态度来反映大秦新政。试图以现代和平、统一、和谐、人本的理念观照秦代社会历史,以全新的视觉解读秦始皇坚忍不拔的个性、改革创新的思想和包容四海的胸怀,进而弘扬我们民族开拓奋进、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据了解,该剧在创排过程中,得到省文化厅、省剧协、西安市文广新局、西安国际港务区等部门的鼎力支持。《咸阳桥》总监制由王汉智担任,监制杨秋霞,编剧杨居礼,导演姚峰、何尚达、王福鸿,音乐设计许德宝。
演出盛况
秦腔《咸阳桥》剧情梗概
第一场:熊骥之母在咸阳桥寻找儿子,遇见齐国的工匠李幸,二人结为母子。嬴政与李斯扮作商人督察新政巡查至咸阳桥,见渭滨村村民为防止西迁咸阳的六国贵族豪富滋事在演习武艺,便上前观看。忽然大桥塌陷,使嬴政的马受惊,吓得众人四散奔逃。恰在这时,化名赵鹏的熊骥寻母从此路过,他降了惊马并救了渭滨村秦凤和其弟牛犊。嬴政夸赞赵鹏是一位壮士。赵鹏不知眼前的商人是嬴政,骂他残暴不仁,并说降马容易,服人却难,咸阳迁来十二万户人,难保有朝一日,这些人会变成十二万匹惊马。嬴政十分震惊。秦凤的义父秦明是一位铸剑人,为感谢熊骥救了秦凤牛犊,便将他收留。嬴政见大桥塌陷,答应为村里修一座通好四方的太平桥。这时熊骥之母落水,嬴政急忙命人搭救。(此场熊骥已化名赵鹏,后文均以赵鹏名字出现;熊母亦称作赵母)
第二场:赵鹏在秦家拜秦明学习铸剑一年有余,和秦凤产生了爱情。这天他们终于铸成了宝剑,一家人十分高兴。秦明向赵鹏讲述了他的身世,说他原是赵国的工匠,秦灭赵后来到秦国欲铸剑报仇,但现在剑铸成了他却不想报仇了,他劝赵鹏也放弃复仇。赵鹏表面答应,心里却未服从。这时,里正张公前来传达官府命令,说皇帝下令收缴天下兵器,铸造十二金人竖于咸阳宫门让百姓观赏,还说铸造金人的工匠不够,要抽秦明去工地。众人听后大惊,各怀心思,都不愿意交剑,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决定把别的剑上缴,把秦川剑埋藏起来。
第三场:咸阳大桥建成了,嬴政与李斯仍扮作商人来桥上视察。赵鹏与秦风也来看大桥落成,与嬴政在桥上相遇。嬴政向秦凤询问新政情况,秦凤指责秦始皇劳役百姓,胡乱折腾,赵鹏也骂秦始皇的西迁令害得他父丧命,母亲不能团圆。秦始皇忍怒为新政辩护,他见秦凤等人不理解新政,心里十分苦恼。这时张公来请嬴政去参加大桥开通仪式,并说明年正月初六皇帝要在咸阳宫举行金人落成大典。赵鹏听到这个消息,报仇之心又起,暗自设想要在金人落成大典上扮演角抵戏,乘机行刺皇帝。
第四场:赵鹏做梦都在想着刺杀秦始皇,梦醒后十分沮丧,他听到牛犊说张公明天要娶新娘子,就设计把秦凤骗到张公家,挖出宝剑欲奔宫门报仇。当他正要出门时,秦凤回到家中识破赵鹏的计策,苦劝赵鹏千万别去送死。二人争辩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赵鹏背剑跑下,秦凤追下。
第五场:十二金人已经铸成,秦明和齐国工匠李幸及赵母在咸阳桥畔相遇。秦明在与李幸切磋技艺时说起各自身世,得知赵母就是赵鹏的母亲。众人无不欢喜。赵母急着要见儿子,秦明即领他们过桥回家。赵鹏来到咸阳桥畔,扮成演角抵戏的人混过桥去。秦凤追赵鹏来到咸阳桥畔,见到秦明等人,便把赵鹏去行刺皇帝的事向他们说明。大家听后非常吃惊,急忙追赶赵鹏而去。
第六场:嬴政率众大臣参加金人落成大典。赵鹏扮混在舞队中表演角抵戏,表演中间,他发现秦始皇就是昔日见过的商人,便狠下心抽出宝剑欲刺秦始皇。秦凤发现后急忙制止,却被误伤。嬴政见有刺客,便将赵鹏抓住意欲处斩。赵母秦凤等人急忙求情,劝赵鹏归顺皇帝,劝嬴政释放赵鹏。嬴政诉说了自己的委屈,以法为据仍坚持要处斩赵鹏。秦凤忍着伤痛以理劝说嬴政,使嬴政无言答对。嬴政经反复思索后心生一计,他把宝剑扔给了赵鹏,由他决断是否归顺。赵鹏看着宝剑心潮起伏,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最后把剑献给了嬴政。嬴政赦免了赵鹏,宣布:只要归顺大秦,就是大秦臣民,从此后要行新法布新政,永息干戈,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