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每回都有深意之七:混世魔王是什么
孙悟空棒下打死的妖精无数,但死于孙悟空刀下的却只有混世魔王一个,而且是孙悟空杀死的第一个BOSS级老怪。
这混世魔王的独特性还不仅于此,其他妖怪被打死后,都会现出原形,唯独混世魔王没有。混世魔王为什么没有现出原形呢?他的原形到底又是什么呢?
佛道两家的修炼,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在修心。孙悟空在灵台山方寸洞拜师学道,重点是修行法术。按菩提祖师的话来说,那些都只不过是“傍门”,是“左道”。道家修炼的最高境界还是修心。所以孙悟空“悟彻菩提真妙理”后,才知道修心的重要。师父可以传你法术,但没有人可以教会你修心。所以孙悟空在修心上就只能自力更生了。
我们许多人如果在内在的修养上不下点儿工夫,稍稍有点儿成就之后,就会忘乎所以,不知心之所依了,孙悟空也是如此。按现今比较流行的说法就是“思想跟不上行动”了。有了点儿能耐之后,他的心就渐入魔道了,本领越大,这陷得就越深,所以,菩提祖师提醒孙悟空道:“我也不罪你,但只是你去罢。”悟空闻此言,满眼堕泪道:“师父,教我往哪里去?”祖师道:“你从哪里来,便从哪里去就是了。”悟空顿然醒悟道:“我自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来的。”他才想起花果山水帘洞才是自己的心灵家园。是啊!一个人飞得再高,也不能忘记自己的本来面目啊!
混世魔王的确是个很奇怪的家伙,他的地盘也很美,毫不逊色于花果山,他为什么还要去抢花果山呢?
书中没有提到,混世魔王的地盘在哪,只说是在花果山正北;书中也没有提到这山叫什么名字,只是说它“诚为三界坎源山,滋养五行水脏洞”。
看到这儿,疯子涛涛有一个大胆的猜想,这混世魔王和他的“三界坎源山”都是不存在的,所谓的“三界坎源山”就是花果山;这“水脏洞”就是水帘洞。
孙悟空回到花果山,他在灵台山学了两年法术,他就入了两年魔道,他的心魔在花果山就为害了两年。这混世魔王就是孙悟空心魔的产物。第十三回《陷虎穴金星解厄
双叉岭伯钦留僧》中,三藏道:“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
如果这混世魔王真的想吞占花果山,那么单凭花果山上的几个小猴,怎能敌过“来时云,去时雾,或风或雨,或电或雷”的混世魔王呢?此时幻化作混世魔王的孙悟空只是想试试自己的手段而已,并非真的想祸害他的猴子猴孙。
疯子涛涛前面在谈孙悟空的五行属性时说过:孙悟空乃是心猿,心属火,因此,必须把这团火安顿在有水的地方才能使水火相济,免生祸患。也就是说,只有
“心肾相交”,这火才不至于妄行。所以作者把孙悟空的家安在东海之中的花果山上,不仅如此,还要在花果山上准备一个水帘洞。
书中对花果山的描写是这样的: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势镇汪洋,威宁瑶海。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水火方隅高积土,东海之处耸崇巅。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我们再来看看混世魔王的山,孙悟空看到的是这样的:笔峰挺立,曲涧深沉。笔峰挺立透空霄,曲涧深沉通地户。两崖花木争奇,几处松篁斗翠。左边龙,熟熟驯驯;右边虎,平平伏伏。每见铁牛耕,常有金钱种。幽禽睍睆声,丹凤朝阳立。石磷磷,波净净,古怪跷蹊真恶狞。世上名山无数多,花开花谢蘩还众。争如此景永长存,八节四时浑不动。诚为三界坎源山,滋养五行水脏洞!
这山是不是不比花果山逊色?这山是不是可以称之为道家胜境?
孙悟空看到这景致时是默默的,这应该不是猴子的个性。见到如此美景应欣喜万分才是。孙悟空为什么“默默”观赏呢?因为这山和他的花果山太相像了,甚至连他的水帘洞也被复制了,只不过改叫“水脏洞”了。
“水帘洞”,在有的版本上叫“水廉洞”,这“廉”正好和水脏洞的“脏”相对。我们是不是能悟出吴承恩的深意来呢?
这一回回目是《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作者把孙悟空学道和杀死混世魔王放在同一回了,就是把杀死混世魔王也当做是一种修炼了,斩断自己的魔性,回归自己的本性。孙悟空的本性是什么呢?是猴?是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