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游记》每一回都有深意(1)

(2011-09-05 11:15:33)
标签:

孙悟空

《西游记》

虚荣心

黑熊怪

灭六欲

文化

分类: 咬文嚼字疯读西游

《西游记》每一回都有深意(1)

    有人说《西游记》最精彩的部分在前八回,取经时一路降妖除魔都是简单地重复,价值不大。要疯子涛涛说,这些人根本就没有读懂《西游记》。《西游记》回回都有深意,因为取经路上的每一个磨难都是一次改正缺点,向思想的灵山靠近的过程。否则,真如某些人所说的那样,也不配在“四大名著”里混了。在此,疯子涛涛随便举几回来加以说明:

                      

                      一、六贼实是六欲

    第十四回《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是写孙悟空正式入佛门保唐僧取经了。一个人由俗世入佛门,自然要改正许多不合佛门规矩的毛病,孙悟空也不例外。修道的人多认为六欲是修道的大敌,因而常称之为六贼。孙悟空首先要改掉的就是自己的六欲,因为佛门弟子是不能有七情六欲的。而本回中的六个毛贼就各代表着一种欲望。我们从这六个毛贼的名字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这六个毛贼的名字分别是: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这六贼对孙悟空是“喜的喜、怒的怒、爱的爱、思的思、欲的欲、忧的忧,一齐上前乱嚷。”你说,如果不灭了这六欲,出家人还怎么能安心修行呢?所有,孙悟空必须要除这六个毛贼。佛家讲究“恨苦修行”,就是为脱离这六欲的干扰,我们看佛家诸戒,无一不是戒这七情六欲的。

    也难怪许多人看不懂这回,心想,孙悟空第一次保唐僧也该弄个厉害的妖怪出来,让孙悟空露一手才是,怎么弄这六个凡人出来啊?别说你们不理解,就是大唐海选出来的高僧——唐三藏也不能明白,所以,一气之下就把孙悟空赶跑了。

                      

                           二、虚荣之心害死人

    第十六回《观音院僧谋宝贝  黑风山怪窃袈裟》一回中,消灭的是孙悟空的虚荣心。孙悟空爱慕虚荣,在观音禅院炫耀唐僧的锦襕袈裟,结果惹来黑熊怪盗走了锦襕袈裟。这黑熊怪就是虚荣心的化身。

    这虚荣心虽然没有恶意,并不想吃唐僧肉,但也是很难斗(改)的。所以,孙悟空拿它一点也没有,即使孙悟空告诉黑熊怪(虚荣心)自己的师父是灵台方寸山,黑熊怪(虚荣心)也不害怕,又说自己是替如来佛祖干事的,黑熊怪(虚荣心)也不心慌。

    在孙悟空去请观音菩萨时,观音菩萨指出了孙悟空的错误批评孙悟空道:“都是你这个孽猴大胆,将宝贝卖弄……” 最后,观音菩萨虽然被搬来了,观音菩萨也奈何不了黑熊怪(虚荣心)。因为一个人要想克服自己的虚荣心,还得依靠自己,别人只能帮你指出来,并起个监督作用。最后,在观音菩萨的监督下,孙悟空钻进了黑熊怪(虚荣心)的内部,才临时解决了虚荣心的问题。

    孙悟空虽然有上天入地之能,但毕竟还是刚入佛门,自我约束的能力还是有限的。为了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光靠自律是不行的,只有靠制度来强制执行。所以,观音菩萨给黑熊怪(虚荣心)套上了金箍。

    正是因为没有从内心深处彻底解决虚荣心的问题,所以,孙悟空一路上还是常犯爱吹牛的毛病。但由于有制度约束着,这爱虚荣的毛病对取经的影响大大地减弱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