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如何进行有效的展示
(2013-05-23 08:55:55)分类: 学科专题 |
美术课如何进行有效的展示
这节美术课是动手实践课,前五分钟讲授、示范,后二十分钟学生实践操作,最后十分展示评价。任你在课前几分钟讲的天花乱坠,如果最后学生作品出不来,那你这节课的有效性就可想而知了。而我这节美术课,我觉得可以当个典型的反面案例吧。
我不断的回忆课堂上的教学过程,寻找这种结果的原因:首先,没有展示台,我只是拿着学生作品,展示讲解,说完了又换下一个造型,学生作品又非常小,孩子们没有全面的欣赏,甚至很多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还在专心于自己的制作,我的评讲非常无效;其次,过于缺乏评价性的语言,我只是用“做得好”、“真不错”、“很有想法”来简单的评价学生作品,可是这样的评价语言并没有给学生确切的指示,到底好在哪里?不错在哪里?想法在哪里?听的学生还是一头雾水,这样的评价语言是不能使学生获得进步与发展的;然后,我为了节省时间,代替学生发言,直接进行评述,学生失去了自己的判断与思考,无疑是对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一种消磨;最后,当我把自认为优秀的作品评讲完,将小制作退还给学生,对他们也没有更多的激励方法,如果这样下去,学生会失去努力完成最佳美术作品的激情,对他们而言做好做坏一个样,这对于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是非常不利的。
我在备课时,只是简单的在教案上写下了:“教师进行展示评价,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没有具体的操作方案。而美术课中,老师们的评价语言也应该非常多样,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评价,且方式多样,充满智慧和诗意的语言不仅在情感上会拉近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距离,而且也充分体现了美学的特点,成为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的互动平台,还能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支持,得到情感上的满足。
在以后的展示环节中,我应该注意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让作品放大、转动,让孩子们全面欣赏,作出自己的判断,并学习以艺术化的态度去关爱学生的成长发展,用充满诗意的评价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营造课堂教学的美学韵味。我想只有这样,美术课中的展示评价才能真正起到作用,变得有效生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