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释义《鹧鸪天》

(2018-02-09 09:51:07)
分类: 2释义
                                释义《鹧鸪天》


    鹧鸪是一种鸟,在春末时节因求偶会发出平时听不到的叫声。文字难以表达,但是古人却把“鸟语”翻译成一句话“行不得也哥哥”,所以这个时节叫鹧鸪天,预示离别之意,词牌名由此而来。
    鹧鸪天曾经是很流行的词牌,苏轼、晏殊、辛弃疾、李清照、元好问、无名氏.......,宋朝几乎每个大文人都写过。但是,古人写词题目和内容是一致的,绝不离题。以辛弃疾为例
    1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阳关,此时的意思是阳关三叠,渭城朝雨浥清晨,客舍青青柳色新,
    2 扑面征尘去路遥,香篝但觉水沉销。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
      人历历,马潇潇。旌旗又过小红桥。愁边剩有相思句,摇断吟鞭碧玉梢。
    鹧鸪做题目如此,在诗词中间出现亦如此。
    3 辛弃疾的菩萨蛮,词中也出现鹧鸪,也显示了春末的离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词中用闻“鹧鸪”结尾,闻到了什么?行不得也哥哥!
    题目是诗词的眼睛,从眼神就能看出诗意。所以写诗词首先利用好题目,赋予诗词一双传神的眼睛。
    后来人写鹧鸪天,不管季节,内容和鹧鸪也挨不上边,岂不是把一双水汪汪的眼睛搞瞎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