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爱茶记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爱茶人有很多。每年两会,我们都能听到很多委员爱茶的故事:有的为复兴茶文化写提案,有的为振兴茶产业出谋划策,更多的委员品茶、喝茶,开会生活不离茶。点滴对茶的爱,书写着茶文化对他们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也正是一个个动人的小故事,书写出中国茶的大篇章。
艾克拜尔·米吉提:茶是一组组画面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作家)
许是身为作家的缘故,提到茶,艾克拜尔·米吉提委员说,他会立刻想到几组场景。
作为新疆的哈萨克族人,奶茶自然是他脑海里第一个跳进来的画面。小时候,祖母泡奶茶时,那16格组成的米字茶依然让人印象深刻。它们总会被切成一小块,投入热气腾腾的水中,再混着奶香,飘进艾克拜尔的心里。
“哈萨克族人离不开茶,奶茶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有时候,家里来不及弄些吃的,喝上两碗奶茶就可以走了。”
后来,艾克拜尔到新疆伊宁县插队,见到有维吾尔族的老乡喝茯茶。“他们把茯茶煮出来,对上奶和奶皮子喝。总会有一点茶埂子掺着奶皮子剩在碗里。下地干活时,他们就把这不忍心丢掉的茶埂子,全部包在黑色的缠腰带里。”休息时,有人在地头抽烟,不抽烟的老乡,就在那里咀嚼茶梗子。“看他们的表情,真是香的啊,过瘾得不行。他们会把茶埂子嚼啊嚼的,很久不吐掉,享受那个味道。”
还有一组画面是发生在云南普洱。在那里,艾克拜尔第一次看到了参天的古茶树,与中原地带的台地茶不同,古茶树都是几十米高,给他带来极大的视觉震撼。“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些都是当地茶农的命根子树啊。”艾克拜尔不禁感叹。
由于经常在国内国外跑,也会遇到很多有关茶的有趣的事。1989年,艾克拜尔随一个作家团到保加利亚访问,随行的两位作家还带了绿茶。
“当时我们住在保加利亚的作家中心,有位当地的老大妈每天来做饭。这两位老兄每天起床后都请老大妈帮忙烧开水。”艾克拜尔笑着说,水一烧好,俩人就会拿出茶杯,泡上千里迢迢带来的江南绿茶,有滋有味地品起来。
相处几天后,他们和老大妈也日渐熟悉。
有一天,她悄悄地问艾克拜尔:“孩子,他们是不是生病了啊?”
艾克拜尔疑惑不解,说:“他们很健康,没有病啊。”
“在我们保加利亚,只有生病的人才喝绿茶。”老大妈的一句话立刻让艾克拜尔哈哈大笑。他连忙和她解释中国人爱喝茶的习惯。
老大妈听后,颇为理解地笑着说:“我看这些人也活蹦乱跳的,不像有病啊。”
类似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
现如今,艾克拜尔在京定居已有30多年,却依然保持着喝奶茶的习惯。“只要在家,我每天早上必定喝奶茶。”更巧的是,他的夫人也是云南有名的茶作家、茶编剧,著名的《茶颂》、《茶马古道》就出自她手。茶是他们夫妇俩共同的兴趣爱好。“民族团结在茶,家庭和谐也在茶啊。”艾克拜尔笑着说。
(载《人民政协报》2015年3月20日11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