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谅的散文
(哈萨克族)艾克拜尔·米吉提
安谅关于新疆生活题材的散文很独特,通过他的视角,我们看到一个唯美的新疆。“杏花花蕊粉红,花瓣雪白,在英吉沙开得很烂漫,点缀着这个南疆小县,美丽诱人。”(《春天杏花开又落》)一片春的气息扑鼻而来,让人们领略到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缘,春天依然美丽。“沙枣花可是这戈壁滩的一绝呀,现在她艳丽地盛开着,真是一件多么美丽的事呀!我的心情随之也愈来愈明朗起来。”(《春天杏花开又落》)人们似乎闻到了沙枣花的飘香,心境也和作者一样明朗。“瞬间,我又瞥见了那一丛丛的紫红。远远望去,仿佛是天空中的一缕缕彩云,又似乎是黑黢黢梦境里的一叶叶方舟。之后,又是偌大的一片,相互依偎形成了紫色的云团,有时又花瓣一般散落,在沙砾地上蜷伏。象一队柔美的舞蹈队员用肢体正勾勒着美奂美仑的造型,衣袂飘飘,火一样的鲜活”。(《红柳的天地》)在这抒情的文字中,红柳竟是如此美仑美奂,富有韵致。“但见西边的天际,还有一块火烧云,天色绚丽夺目。环天际还有一缕黑色的云带,象极了在灰蓝底色上的泼墨,如行云流水,飘逸娟秀。”(《认识巴里坤》)作者笔下的巴里坤草原,是那样的美丽传神。“巴尔鲁克山的山花,与满山的绿一样令人惊艳。当春的绿波滚过这茫茫山峦时,夏的花海便接踵而至,泛滥成了一种有节律的舞蹈,在这巨大的舞台上,渐次绽芳吐秀,姹紫嫣红,奔溅着激情四溢的光芒。万花盛开在巴尔鲁克山的山谷,是花的荟萃,更是花之魂在纵情歌唱。”(《与巴尔鲁克的激情相会》)山花与绿波,在安谅的描述中充满了动感,品读这般美丽的文字,会令读者陶然入醉,亦会对作者如此纯净的心情,敬佩之心油然而生,更对新疆心生向往。
安谅的散文写景状物富有感悟。“花开花落,日暮朝夕,此起彼伏,生生不息。不以物喜,也不因己悲。用淡泊的心去面对世上的万物。人生不会都是春天,是春天也会有阳光和阴影。一切看开,或许眼前也会更加灿烂。”(《春天杏花开又落》)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生命的体悟,像一位知心的朋友,向你倾诉着他的心绪。“你看,在无垠的荒凉的砾地间,还是有以蓬蓬柔媚的红柳绽现着她们的芳姿,还是有一丛丛的坚忍的骆驼草在翠绿着他们的生命。”(《带着旅游的心情》)从这些荒漠植物身上,作者看到了蓬勃的美丽和坚韧的翠绿。“没有亲近沙漠的人,不会有真正的深刻。即便领悟了一种深沉,也是色调不匀,质地不纯的。”(《亲近沙漠的境界》)的确,对沙漠的认识,一定要走近沙漠才能获知。“我跌进了沙漠,几乎迷失于沙漠,却找回了一个真实的自我。这就是沙漠给予我亲近之后的一个馈赠,这种馈赠也让我过去的那一份履历贬值许多。失去与获得在这里奇迹地交替出现”。(《亲近沙漠的境界》)就在这被常人视为畏途的沙漠,作者找回了真实的自我,人生感悟获得了飞跃。当然,安谅的散文试图折射出人生哲思,“失去,有失去之得,收获,有收获之失。”(《亲近沙漠的境界》)“适应了,就是最适合的了。”(《南疆的干燥》)
“我们的眼睛,有时因为眼镜的有色,而产生各种迷惑。或者由于我们固有的视角,而偏执于一态。”(《黑山走一回》)字里行间不乏一种冷静的反思。“无论贫富贵贱,人生都可以如诗如梦,生活都可以如歌如画,关键在于有没有爱。”(《爱是最宝贵的》)结论是明确的,人间须有大爱,人生便可以如诗如梦,生活便可以如歌如画。
安谅的散文充溢着慈悯情怀。“喀什市区有高楼霓虹,也有湖水景观,与内地不少中型城市一样的模样。但深入乡村,踏访农户,那种贫穷落后首先在住房淋漓尽致地展露。我走进去,是怀着一种悲悯,更是带着一种忧伤。用泥土和竹条砌成的居室,居然随处可见。低矮得让人心碎,破旧得又令人羞愧。我们这大都市里的人,是应有羞愧之意的,同是兄弟手足,这样的差距为何还未能消弭呢!”(《那一些晶莹的泪花》)除了悲悯,这更是一种责任感,一种担当。“我看见大妈枯涩的眼睛里溢出了泪水,而那痴呆女孩的眼里,也有一种光亮喜悦地一闪,我也禁不住眼窝子一热。”(《那一些晶莹的泪花》)男儿有泪不轻弹,安谅的一滴晶莹泪水,可以滋润一片沙漠。“巴楚县一个老汉,首先新建了一处新居室。90平方米的安居房,还有近一亩地的种植区和养畜区。听说我们来自上海,他八十多岁的老母亲急切地走了上来,紧紧握住我的手,口里喃喃着,昏花的老眼里,泪水盈盈,他的儿子也不时抹着眼眶。”(《那一些晶莹的泪花》)这种感动,是善良百姓天性使然,通过安谅朴素的文字,真实地展现在读者眼前。“领导去慰问,他竟然也抱头痛哭。众人都纳闷,最后才得知,这次地震,好多村里人都临时躲进了他家,让他一下子成为村里最让人瞩目和羡慕的人物。他是喜极而泣呀!”(《那一些晶莹的泪花》)“看见他们激动的落泪,我们也禁不住泪花闪动。”“那泪水映照了民族情,兄弟谊呀!”(《那一些晶莹的泪花》)喜悦的眼泪,感动的眼泪,真情的眼泪,这里透着中华民族的手足之情,是一幅民族团结动人的画面。
安谅的散文洋溢着友情真情。“是你的朋友,总是你的朋友,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方式相见,那种情感其实早就在温暖的心房里萌芽抽枝。”(《西出阳关识新友》)人与人之间是应该有真挚感情的,而且应该珍视这种真情。“异域遇故知,惊喜连连,其情融融。他乡结新朋,心潮澎湃,精彩纷呈。一个人,在茫茫人海中,能够不断缔结崭新的友情,绽放邂逅的奇葩,是活力四射的体现,青春葆有的标志,也是性情豪放、心态阳光之人的生命粲然的重要部分。”(《西出阳关识新友》)正能量是要靠心境阳光的人释放的,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就是要由大家以阳光心态去建设,去实现。“珍惜老友,拜识新友。以诚相待,以心结缘。人生交契,没有老少之分。君子相处,也可以清淡如水。但那份真情却是深挚的,人生漫长路,绵绵无绝期。”(《西出阳关识新友》)人生漫长,人生苦短,所以,“每个人自有自己的活法。世界也绚丽多彩。也许只有找到自己心有所依的地方,才是人的最温暖的故乡,心灵的最实在的天堂。”(《戈壁深处有人家》)
安谅的散文描绘出浓郁的边疆民族风情。“四月的夜晚,在淳朴挚诚的塔吉克族人家做客,又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了与触手可及的天空一样澄澈,与耸峙云端的冰峰一样净洁,与深厚可亲的土地一样浓醇的情意、风情和心地。”(《帕米尔高原之夜》)“不远处,一片宽阔的空地,上面一溜土堆,已盐碱深重。这是古村落真正的遗址了。上千年来,人们世代居住在这里,即使戈壁依然是戈壁,他们的根也在这里。”(《戈壁深处有人家》)“她给我戴上了一顶柯族的白毡帽。高高雪白的帽顶,象征高耸的雪山,翘起的帽沿好比溪流飘逸。这是柯族献给尊贵客人的礼物。”(《乌恰一日》)在安谅的笔下,既有维吾尔族的生活画面,也有塔吉克人的淳朴生活,还有柯尔克孜族古老而又现代的礼仪。当然还有对上海支边青年的生活写照,兵团、部队,城市乡村,南疆北疆,戈壁沙漠,雪山草原,森林湖泊,他的笔触几乎涵盖了新疆全景。而且每篇都是愉悦心灵的短章,在轻松阅读中,读者不仅可以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更可以随时随处触摸到一颗炽热的心,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和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