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霍城创作基地
暨《中国作家》书画院霍城分院挂牌启动(随笔)
《中国作家》霍城创作基地暨《中国作家》书画院霍城分院于2012年6月16日第二届霍城薰衣草节开幕式上揭牌启动。
霍城是笔者故乡。长春真人西游往返都曾经过这里,成吉思汗西征,令其二子察合台在果子沟架设48道木桥,打通天堑。这里有美丽的赛里木湖,左宗棠被贬伊犁时,一路写下的日记中,最抒情华美的几篇日记,便是他抵三台看到赛里木湖开始,一直到住宿松树头子、果子沟二台、果子沟口、到惠远的几天路程,读来令人陶醉。当然,如今在科克萨拉林区上空,架起了一座如梦如幻的高速公路高架桥,更是给伊陵塔尔奇山和婆罗科努山镶起了一道不落的彩虹。而在桥下,是壁挂般美轮美奂的针叶林——密密匝匝的云杉伫立在那里,好一片鲜绿,令人养眼。桥的背景,则是皑皑雪峰。抬眼望去,天空湛蓝如洗,犹如山隘那边的赛里木湖水。
当然,霍城还有许多美景和文化遗迹。有大西沟乡的三条阿克苏河谷,其中一条河谷中,还有一座道教遗迹。那是一座巨大的自然山洞,在山洞里当年的道人依势而建道观。现在,被俗称为庙儿沟。在沟内野樱桃、野山楂、野醋栗、野果、野杏满目皆是。尤其在那洞旁山洼里,还生长着满山的野核桃,真真一个仙境去处。四周则是柔和的山脊,那一座座圆润的山脊,显示着这里是风水宝地,在这里走一走,呼吸呼吸这里的空气,都会让人有脱胎换骨,时来运转的感觉。
再往西,便是著名的阿里麻里城遗迹。邱处机途经这里投宿时发现,这里有许多令他惊讶的植物、物件、风俗。比如秃麻,便是今日的棉花。邱处机首次发现这里有这种植物栽种,且能用来纺纱织布,等等。秃黒鲁·帖木儿汗的麻扎(陵墓)便屹立在那里,默默沉思着往昔历史。
在东端,便有别斯萨尔布拉克——五条黄水沟。这里更是人杰地灵,许多作家艺术家学者便出自这里。这里,也是旱龟家园,应当说,是我国独一的旱龟之乡。
再往南,便是著名的惠远古城。清朝的伊犁将军府便设在这里,伊犁将军府遗址迄今向世人诉说着这里曾经是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更是行政中枢。
应当说,霍城是辉煌的。灿烂的薰衣草绽放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远山近云,惠风和畅,熏衣草的香气弥漫,令人陶醉。
而在南边,伊犁河蜿蜒西去,在河的北岸,则有伊犁河谷最大的沙地,一座座沙丘兀立在那里,如今却成了沙漠汽车越野赛赛场,古老的沙漠洋溢着现代气息,那巨大的彩门,映衬着蓝天白云,凝聚着欢乐的人群。
在最西边,正是我国和哈萨克斯坦正在共同打造的霍尔果斯免税园区。霍尔果斯口岸联接着我国和中亚的通道。连接中亚的西气东输工程,正是从这里源源不断地将远在里海边上的地心深处气能,送向遥远的东方。世界就是这样连为一体。
美丽、辽远、舒展、深情的霍尔果斯大地,正在期待着各民族作家艺术家们的到来。有一首歌,正是从这片土地上唱响世界的,那就是著名作曲家田歌创作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草原之夜》,在激情中诞生于地处霍城大地的科克达拉草原……
有了《中国作家》霍城创作基地,有了《中国作家》书画院霍城分院,我想,会给霍城插上新的文化的翅膀,任其翱翔于祖国大地和天空。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波和自治区旅游局副局长刘新福为“《中国作家》霍城创作基地”揭牌

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中国作家》主编艾克拜尔•米吉提和伊犁州副州长木合亚提•加尔木哈买提为“《中国作家》书画院霍城分院”揭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