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上黄洋界(随笔)
今天上午,根据课程安排,我们由当年的红军挑粮小道攀上了黄洋界。从谷底到黄洋界是3400米。学院要求很人性,50岁以上可以象征性地攀到500米处便可返回谷底乘车返校。当然,如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都可以免登。有30余人乘车返回了。
我是想,当年红军每人挑着粮食都上去了,还有朱德扁担的故事,我至少应该攀上黄洋界。所以,一身汗水,浸透红军服,终于攀上了黄洋界。
我们攀登时天气晴朗,到上车返回时,翻过一个山头,雨点就下来了。待回到茨坪校区,大雨倾盆而注,下午甚至雷声阵阵。
临近黄昏,天气放晴,我出去在茨坪拍了一些照片。

这是我在谷底红军挑粮小道纪念碑前。学员每人都着一身红军服,给一根竹杖。

这是学员从谷底浩浩荡荡进发,攀向黄洋界。

这是我沿途拍到的竹林。

这是我沿途拍到的竹林。

竹林中有弯腰的竹子。

队伍已经拉开。

我在1000米处留影,前方还有2400米山路。

倒伏的竹子。这个折断的竹子倒像一条眼镜蛇。

距黄洋界50米处的林间怪木。

我终于攀上了黄洋界。

登上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我和学友钟立秋,他来自一汽集团。瞧,汗水已经湿透红军服。

黄洋界上的松林映衬着蓝天白云。这些树木都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期两次飞播生长起来的。当年,黄洋界上炮声隆时,这里没有森林,是一片秃山。

黄洋界景点入口。

下午,雨后天晴,我从不同角度拍摄了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之一)。
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之二)。

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之三)。
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之四)。
蓝天、白云、绿树、鲜花与橄榄绿。

万绿丛中一点红。

就这几天工夫,水杉开始披上绿装。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一只在春天苏醒的蜘蛛,立在街旁栏杆上欣赏街景。

徽派风格的茨坪建筑群落。

纯净的白云与丛林秒梢对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