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集粹》序
艾克拜尔·米吉提
初次见到毛宪文先生是在1982年夏天。那时,他已经在文学讲习所(鲁迅文学院前身)任教,是在我们第五期文讲所结业以后的事了。他说他是蒙古族,也是少数民族作家。当然,他是1953年第一期文学讲习所学员,是我的学长,文学前辈。后来,毛宪文先生退休了,但也时常在一些中国作协的活动见面,总要聊上几句。他人很热情,充满活力。
前久,毛宪文先生送来自己的三卷书稿,希望我为此作序。确切地说,我陷于瞬间的犹豫,写序阅读是需要花费时间的,而我这一久手头工作头绪繁杂,时间紧迫,生怕耽误了先生确期出书。毛宪文先生却说他并不着急,不会催我。我的犹豫开始释然。我觉得应当为这位耄耋老人做一点事,他对文学依然充满一种青春年少般的执著情怀,的确在感染我。文学事实上是一种梦想,它是要以毕生的真情不懈追求才能得以实现。对于一位作家而言,才情是条件,真情才是根本。而从毛宪文先生目光里,便透出这种对于文学的真情。
毛宪文先生作品集第一卷为“散文故事篇”,其中收录了他三十多篇散文随笔,有写人状景的篇章,也有随感抒怀的文字,读来耐人寻味。第二卷是“文学评论篇”,收有近二十篇评论文章,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毛宪文先生的视野和胸襟的开阔来,他对导师丁玲的崇敬,对于文学后来人的提携评论,字字质朴,句句饱含真情。第三卷则是“美文赏析篇”,编入一百余篇赏评,涉及古今作家八十多位,文章短小精悍,却是蔚为大观,他这种孜孜以求的精神,的确让人感佩。
毛宪文先生著有《毛宪文诗文选》、散文集《好菜煮成粥》、论文集《有病不呻吟》、散文、评论合集《准杂粮》等,另有一批编著作品集。毛宪文先生对自己的文学成就却一向低调,他自谦地说:“我的创作无惊世之作,不过为文学大花园添枝加叶而已。”其实,文学百花园之所以繁荣似锦,便是无数的青枝绿叶在那里静静地增光添彩。
是为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