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举行90后文学新锐作品研讨会
今天(2011年7月8日)开了一天的会。湖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胡菁菁,副市长沈建平,浙江省作协党组书记赵和平、副书记郑晓林出席上午的开幕式。我作了一个发言。下午,研讨会。
白烨、刘醒龙、林娜北、赵长天、王春林、张陵、盛子潮、洪治纲、贺绍俊、李建军、邵燕君、陈歆耕、朱小如、何平、任怀强、杨文学、谢鲁渤、海飞、夏烈、郑翔、杨勇、那多、刘晓闽、南派三叔等出席研讨会。
研讨顾文艳、潘瑶菁、郑芊蕙、余乐野、汪儒、郑希凡、李思雨、沈若珩、王凌宇、孙凡浠等10位90后湖州作者作品,内刊《浙江作家》出了一期“湖州‘90’后文学新锐作品专辑”,刊发了他们10位的小说作品。分别是《顾文艳小说三则》、《湖光》(潘瑶菁)、《恰同学少年》(郑芊蕙)、《黑光与白影》(余乐野)、《乱环决》(汪儒)、《彩凤之眼》(节选,郑希凡)、《十年》(李思雨)、《兔子西峰历险记》(沈若珩)、《思维社》(王凌宇)、《笑丫头韩可娜的故事》(节选,孙凡浠),其中有两部是长篇小说节选,其余为中短篇小说。
此刻(2011年7月9日),我正在CA1558航班上自上海虹桥机场飞往北京。
今天上午,我们参观了浙江湖州长兴县“浙江文学院长兴少年作家培训基地”、“长兴少年文学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长兴县政协副主席、长兴县作家协会主席张加强,长兴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文联主席鲁有平,长兴县文联副主席周秀明,长兴县文联秘书长、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田家村等陪同我们参观。
长兴县2000年就成立了少年作家协会,据称为全国首创。2003年起,浙江省作家协会在这里设立了首个浙江文学院船作基地。而且,这个基地多年来得到了长兴县委、县政府、湖州市文联、湖州市作协的支持。当然,少年创作基地也成了长兴县文联、县作协的工作内容之一,他们致力于打造“少年作家”品牌,坚持11年举办11届师生文学大赛,参与师生累计达100逾万人(该县人口60余万人)。长兴少年作家协会还在全县24所中小学建立理事单位,现有会员1000余人,使校园文学活动制度化。2010年,长兴县委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出台了《长兴少年作家培育实施方案》,并成立了全省首个少年文学院,设立了“长兴恒力·少年作家文学奖”。文学气氛在长兴十分浓郁,两届“少年文学之星”李思雨等优秀少年作家脱颖而出。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长兴已经建立起“比赛、培训、采风”为一体的三管齐下的少年作家培养模式,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管理经验,长兴作家协会也因为“少年作家”工作而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和领导的重视。
离开长兴少年文学院,参观了顾渚山新修的大唐贡茶院(唐代陆羽在此写出《茶经》),并在水口乡巴堤雅休闲农庄就餐。我因为要赶下午2:55的航班,先期匆匆吃过午餐,便赶往上海虹桥机场。
他们说,从长兴往南京更近些。长兴地处安徽、江苏、浙江三省交界处,从这里到宜兴六十来公里,这里也产紫砂泥——同一条矿脉,也出紫砂壶。
瞧,这就是湖州10位90后文学新锐——或者说得更亲切一点——10位小作家。
研讨会上的专家们
研讨会上的专家们。
专家和小作家连成一体。
长兴少年文学院。
长兴少年文学院。
长兴少年文学院小作者们的作品。
长兴少年文学院出的《少年作家》小报,发行4万份——比许多大报发行量还大。
少年作家们的荣誉证书。
少年作家们的作文本,那封面上的红绿圆圈都是激励标志。
这座楼便是长兴少年作家之家。
这是在虹桥机场附近路口拍到的公益广告牌——上书“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构建和谐语言生活”,依我的孤陋寡闻,这似乎是与我遭遇的第一例为语言耳竖起的公益广告——它似乎与文学有关,当然,更与少年作家有关。
(这些图片均为本人用手机拍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