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画卷
——序刘奇散文随笔集《生活如此多彩》
艾克拜尔·米吉提
我与刘奇的交往近四十年光景了。那时候,我们都是下乡知青。他在伊宁县胜利公社(潘津乡,今属伊宁市),我在红星公社(吐鲁番于孜乡)。我们一起参加了一个新闻写作学习班,于是就认识了。后来他成了胜利公社的新闻干事,我成了红星公社的新闻干事,共同的事业,使我们走得更近,成为了文友和朋友。
刘奇是一个执著的人。他从那时开始,直到退休,一直从事新闻工作。但是,文学之梦始终没有泯灭,文学探索之旅从来没有止步。现在,摆在读者面前的,便是他的又一部散文随笔集。正像作者慨叹的,“生活如此多彩”,我们从这部散文随笔集中可以品出生活的缤纷色彩来。
此集共分六辑,分别是“西域撷萃”、“故园揽胜”、“生活感悟”、“心底阳光”、“书山偶拾”、“品文琐记”。每一辑内容相对独立,有各自的题旨。“西域撷萃”集中反映了作者在伊犁河谷、阿勒泰山脉、天山南北所见所闻。描绘了新疆瑰丽风景、独特的人文风习、各族人民美好心灵世界。刘奇的维吾尔语讲得十分流利,他在当知青时甚至有过“司马义”的维吾尔名字。这些充满温馨的记忆,从刘奇的笔端流向我们,令读者怦然心动。
“故园揽胜”则是作者作为一个记者、又是一个边疆人,对祖国名山大川、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文化名城、革命圣地游览时的所思所悟。从作者平实的记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那质朴的目光落在丰富多彩的景致中所升华出的绚丽来。他为他所看到的一切感动着,同时也在思索着,如何让他真正的故乡新疆进一步加快发展。作者的良知和责任感跃然纸上。
“生活感悟”这一辑,集中了抒发作者私人情感作品。我们从中看到作者因母亲辞世陷入不能自持的悲痛,他对母亲的追忆和感念,比喻“母亲如一条温暖的河”,让人心底温暖。他对父母的孝敬之心,在字里行间律动。在母亲去世后的12年里,每当中秋来临,在超市选购父亲喜食的椒盐月饼的他,让人感到亲近。在绝然的生命规律面前,我们看到一颗从初醒、无望、感悟、及至最终升华了的赤诚之心。他对前辈、师长、友人充满真情挚感。他的人生目标是清晰的,他对人生目标的追求是坚定的。他坦言,“在生命的过程中,要有正确的矢志不移的目标,有求真、求善、求美的一颗善良、执著的心。”是的,追求真善美,这是人类社会代代相传、一以贯之的目标。
“心底阳光”是作者随感类的文字。从某种意义上说,此辑集中体现了作者作为记者的职业特性。我们从这些文字中,可以分享作者眼前的满目阳光。他赞美祖国,赞美党,赞美劳动者,赞美知识,赞美文化传统,赞美国运的崛起,总之,赞美在他眼中一切美好的事物,那种明丽的阳光心态,释放着感人的灿烂。
“书山偶拾”为话题类专辑。作者以《书页·书香》、《“杂”
览群书》、《交些书友》、《开卷求益》等为话题,话说读书的意义和乐趣,自有他独到的体悟。当然,还有一些关注社会的话题,比如关于伊宁的白杨、伊犁旅游的“文化牌”,体现了作者对一方土地的热爱和忧虑,对于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超前的眼光。还有一些作为报人的话题,只有长期从事这一领域工作的人,才会有如此切身的感受,这一点不得不令人肃然起敬。
“品文琐记”则是文学评论文章专辑。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不仅是一位报人、一位记者、一位作家,也是一位有开阔胸襟和眼界的评论家。他不仅对前辈作家作品予以评述,对同辈作家作品给予关注,更是对后起之秀、文学新人的作品作出热情中肯的评价,为边疆文学事业的发展,默默作出自己的奉献。同时,对于一些文学现象也作出了自己的评判,让读者眼前为之一亮。
收入这部散文随笔集的作品,时间跨度足有二十年光景,像一幅多彩的画卷,集中了作者心智结晶。相信读者会从中觅得各自喜欢的文字。作为老友,衷心祝贺作者创作的这一新收获。
2011年2月7日
北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