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的疑惑:大的就该让小的吗?

(2011-08-07 14:44:02)
标签:

育儿

孔融让梨

美德

谦让

真实

感悟

分类: 成长点滴

   http://s3/middle/5f12451dha9d6f5ddf702&690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03ZH00SIGG.gif


http://s4/middle/5f12451dha9d6fb698cd3&690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04ZH00SIGG.gif


http://s10/middle/5f12451dh7762569cddc9&690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05ZH00SIGG.gif


http://s10/middle/5f12451dha9d7080114f9&690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06ZH00SIGG.gif

    
    在厦门第三天的行程是去园博苑,女友曾听说这里的景致很美,非来不可。从岛内坐公交到园

内将近一小时,路途虽远,但的确让人感受不一样的厦门景观。

 

   入园后,映入眼帘的便是这样一个大喷泉。大热天的,孩子们见着水,飞奔似的,特别是丫

头,不等老娘交代便提裙趟入池中。

 

   小盆友们在池里嘻戏着,玩闹着,同行的大姐姐,一女友的侄女也忍不住了要下水拍照留念。

于是有了第一张图片,大姐姐正在摆姿势,一旁的表弟见状,淘气地在喷泉口按压,使得水花溅了

姐一身。见表弟这般调皮,姐姐边用手擦干脸上的水滴,边催促弟弟走些,乱拍照可表弟任是不听,照旧在一旁故意掏蛋。姐姐没折,直唤正在绿荫走廊上的舅妈。照机拿在手中,一直无法拍,也帮着叫唤女友,谁知未等女友来劝说,俩人便开始扭在一起(第二张图)。呵呵,还想着姐姐该是吓唬吓唬表弟吧,只听一个水花四溅“哗啦”声,姐姐一个用力把弟弟推倒在水池中(第三张图)。我一个惊讶,池边上的人也纷纷在看这俩姐弟的“战争”,谁会料想姐姐会把弟弟推倒。成了落汤鸡的表弟像似被吓着了,但还是一脸笑嘻嘻。女友招呼孩子上来,有些生气地说:“弟弟还小,怎么不让让他。”未料姐姐回答说:“我最讨厌你们说这个了,成天就是大的让的,为什么非要大的让呀!”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2EN00SIGG.gif

 

    头一回见一孩子对“大的就该让小的吗?”困惑。

   “孔融让梨”的故事,千古流芳,从小这么耳闻的,也是这么受教育。时至今日,“孔融让

梨”的传统美德依然是教育孩子的典型范例。谦让,礼让,相让,大的让小的,仿佛就是天经地

义。

 

   乍听到大孩子一番抱怨的话,觉得这孩子咋这样,这般大了还不明理。可细思量,孩子的话

不无道理,值得反思。从整件事看,明明就是弟弟淘气,胡搅蛮缠假如那会姐姐谦让弟弟,你

就使坏吧,大不了我不拍了。那么,小盆友会如何想?是不是就会觉得自己的搞破坏目的得逞瞧瞧,不管我做啥,大的都会迁就我,让着我,虽只是个小淘气久而久之是否就会养成为所欲为的性格,凡事想咋滴就怎么着,自个说了算。不懂得体谅别人和尊重他人,又何谈长大后谦让与

 

   让,固然是美德,但应该不是一味的纵容和相让。姐姐的举动看似粗鲁,但却给小盆友一个提

示,不能因为年龄小啥事都要依你,让也得有分寸。

 

   谈到这话题,突然记起两天前妞外公对我说起的一件事。有天晚上,三孩子(丫头、李响、丁

当)玩在一块,估计是玩渴了三人都想吃冰激零,可冰箱里只剩两根冰激零和一根绿豆糕咋办?这

时外公提议拿三张纸,写上号码,谁抢到1、2就吃冰激零,正准备抢号时,李响提议(妞的表弟,

比妞小两岁),说让给姐姐和妹妹冰激零,他吃雪糕,很MAN的一举动。回房后和妞说起这事,为

什么姐姐不让弟弟,反而小的让大呀!妞很委屈,“为什么每回都要大的该让小呀,我真的真的想

激零呀!”真的想吃,这是孩子真实想法!即使让了不是孩子本意而李响虽然小却让了姐这孩子真的想这么做疼爱姐姐的表现小的让大的,为什么不能遵循孩子的本意!姐弟情深,互敬互爱,不挺好吗?

 

   生活中的两小插曲,却悟了许多,“孔融让梨”,一直觉得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但透过这孩子

的举动,其实你会发现孩子比大人明了一味的要求孩子谦让,只恐怕会培养出一个懦弱,遇事退缩的孩子对孩子个性发展会不利而明知小的做错大人却要偏袒,无形中也将造就孩子唯我独尊的心态。其实谦让没有应该不应该,没有界限之分谦让的美德更应该是相互的,发自内心的,最真实的谦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