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孝心培养回报父母奶奶美德养育 |
分类: 成长点滴 |
从昕奶奶家回来,昕似乎懂事了许多。回家的那天晚上,拉着我的手说:“妈妈,我现在
知道孝顺是什么意思了,”“孝顺是帮妈妈做些家务,给妈妈端水,当妈妈老了时要爱护妈
妈。”然后撒娇似地捧着我的脸亲了又亲,孩子的举动让我感动不已,也感慨万千。
父母养育儿女,这是应尽的职责。若干年后,当孩子慢慢长大,我们渐渐衰老时,孩子是
否懂得回报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恩,是否懂得孝敬父母?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许多家庭也包括我,更多倾向于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能力培养,
对孩子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较欠缺。而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较多,都有着较优越的生活条
件,父母百般疼爱,孩子一味地接受着父母给予的物质享受,不自觉地,在孩子心里形成了父
母的给予就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等不良的思想观念。这种观念形成后,孩子将会变得自私、冷
漠,不懂得感恩,没有责任感。
在我身边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母亲要搬房子,电话通知离家较近的女儿帮忙打理一下
卫生,电话那头女儿说了句让母亲伤心欲绝的话,“我搬房子的时候,你没帮一下忙,现在轮
到你搬房子,要我帮忙是不可能的。”要知道,这位母亲当时是身缠多病,生活都须别人照
料,如何能帮助女儿搬房。血浓与水,亲情,孝敬父母,仿佛这些词语都与这位女儿不相干,
如此自私、冷漠,让人气愤。也值得思考的是,这位女儿有如此举动,是与父母的教育息息相
关的,从小没有对其进行孝道教育,长大后,孩子的人格必然有缺陷。
俗话说“百行孝居先,孝为德之本”,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
成的前提。如何培养有孝心的孩子呢?须从小抓起,总结三点,大家互相交流。
一、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点深有感触。从小就受到父母尊老、孝敬的思想熏陶,每每家里煮好吃的,母亲便会预留一份,让我们给奶奶送去。隔三岔五,父亲会去
看望奶奶,送些钱,问寒问暖。日久天长,耳濡目染,我们姐弟几个也养成了孝敬长辈的好习
惯,不用父母交代,一有空便跑去看望奶奶,送些生活用品,保健品,陪老人聊聊天。父母以
实际行动孝敬和俸养奶奶,直到奶奶九十寿终,这种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让我们受益终生。
婆。记得有回昕问我:“妈妈,你为什么要去看外婆呀!”对孩子的疑问,我教育孩子说:
“外婆很辛苦地养育妈妈长大,现在外婆老了,妈妈就应该经常去看望外公外婆,孝敬父母,
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这样一说,孩子似乎更能体会,忙接腔说:“妈妈,等你老了我也要
孝敬你,经常去看你。”父母的言传身教给孩子的影响很大,即使离昕奶奶家远,每年过年过
节我们都会抽空,买些水果去看望老人。
二、孝心表现。孩子长大了,她能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那么,父母该放手时就放
手。丫头现在虽不能帮忙干家务,小事还是让她去做。比如,帮妈妈拿拖把,提东西,浇花
等,通过小小劳动,让孩子懂得父母养育了我,就该为父母分担的思想,懂得感恩,懂得回
报。
同时,给孩子孝心表现机会,当你下班回到家时,让孩子帮忙提个包,按按肩,端杯茶,
久而久之,孝心便在孩子的心底扎根。
三、思想教育。经常给孩子讲些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言简意赅的小故事或诗歌。丫头经常背诵的:“慈母手中线,临行密密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孩子背诵得朗朗上
口,但不知什么意思。这时候,我会借机仔细给孩子讲解,结合实际情况,更能让孩子体会到
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和孝敬父母的必然性。
孝心无价,让孩子怀有孝心,非一朝一夕,需要父母以实际行动,以身作则。让我们一起
来培养有孝心的孩子,付诸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