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当班老师教育体系家长 |
孩子三岁了,选择幼儿园是最重要的事情了。从这时候开始,除了睡眠,孩子在幼儿园的时间会超过家人陪伴的时间!
既然是选择,就要先有“策略”,然后按图索骥,父母是不怕艰难险阻的...
考量一个幼儿园,有一些重要的维度:
对教育体系的调研,别忘了追溯教育体系的“产品”,也就是幼儿园当年培养的孩子现在怎样,小学、中学、大学、进入社会后...
如果这个教育体系历史很短,培养过孩子中,最大的才上初中,这时候你就需要更细致的尽职调查了,这也是父母学习的一个过程!
2、
选择幼儿园,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选择当班老师,因为教育体系的能量要通过老师来传递!
如果说教育体系能把握整体的师资能力,那么,孩子当班老师的个体选择,就是父母的重要功课了。
我会特别偏好一些转行的老师,她们曾经有很好的职业,因为有了孩子,就投身在教育领域,而且有了一些年头...
3、管理能力
海外背景的幼儿园,往往会有“重管理、轻教育”的评价...幼儿园整齐有序,只是大部分张贴画是给家长看的:)
即使如此,我还是把管理能力排在了第三位,因为孩子的安全保障,一定是靠系统的管理能力实现的,管理好的幼儿园,安全系数高!
现在,有的幼儿园系统设置了摄像头,家长在网上可以随时看到孩子,是个贴心的做法,很多家长都喜欢!
对于这三个评价维度,并不建议追求极致,有个中上水准就可以了,毕竟这个时期孩子是在玩中学的!
如果父母还期望多施加一些影响,就要研究新的策略,虽然这些策略远没有经过历史的验证,也请网友们多提示风险...
从教育理论看,孩子在幼儿园的年龄段,有一些关键成长期:
-- 语言能力,父母关心孩子的双语能力,小时候花1小时学英文,长大了可能要花100小时,投入的费用也有1:100的关系...
-- 文化素养,海外华人兴起的读经班,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寻,孩子长大以后,内心总要归属一个民族,有稳定的价值观...
-- 艺术修养,城市中的孩子,都要学学画画、弹琴、舞蹈,不是每个家长期望孩子投身艺术,而是把它作为孩子的气质修养...
既然有这些关键期,也就有了幼儿园教育的路线安排:
第一次上幼儿园,挑选孩子最能够适应的环境,从家庭生活到集体生活是一个转变,孩子能够顺利过渡最重要...
第二次转幼儿园,建议选择国际班,不是双语的,选纯英文的班级,给孩子一个环境;而且不同国度的孩子在一起,从小就理解差异...
第三次转幼儿园,可以考虑读经班,从小记忆好,多植入一些文化经典,在心灵中慢慢发芽...在生活中,读过经的孩子很有礼貌...
相比之下,艺术类幼儿园名实相符的不多,如果有好的艺术环境,孩子去半年也很好;
别忘了在小学前,一定要在同一教育体制的幼儿园上半年,能够和小学衔接好...
最后,还需要考虑一些选择新路线的风险:
-- 教育体系的切换,如果孩子不是走严格的应试教育路线,幼儿园阶段就不必太紧张了,多几个教育体系的经历,对孩子的开发可能还有好处...
--
孩子自身的适应,幼儿园的孩子都有自己熟悉的朋友,到了一个新环境,能否很快适应,会不会造成孤僻?这时候引导好了,会是孩子一个优点...
-- 老师家长的配合,好的老师会协助家长调整孩子的脾性,好的家长也会协助老师的教育主题,老师与家长的熟悉与配合,是需要时间培养的...
还有哪些风险没有考虑到,每类风险是否有充分的应对,网友多一些提示...
这样做,家长会多一些辛劳,但是看到孩子的变化,这是对家人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