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谈TCL的电视业务

(2014-01-17 10:03:23)
标签:

财经

由于业绩不佳,现在TCL的电视业务成了“问题学生”,而一般投资者对黑电行业或TCL集团的电视业务本来就印象淡淡,现在难免有互证的意味。我在此谈谈我的个人看法,其实电视业务是好业务。主要理由有二个:一是电视行业的差异化经营时代已经来到,二是TCL集团自身处于经营拐点。

一、电视行业的差异化经营时代已经来到。

黑电行业竞争混战30年后,虽然前六强已经早已定格,但是这剩下的王者之间,虽然有销量梯次,但并没有在实力上拉开本质性差距,多年来也未能在业绩上体现高价值。主要的缘由,可能是其产品的同质性,和经营模式的同质性实在太高所致。从投资原理看,这样的阶段,是没有太大投资价值的。但是这一点,现在已经发生巨变,因此研究变得有意义。列几点:

1、 智能电视有太多差异点,比如硬件、系统、内容、应用、附件等都存在差异化,和之前的简单产品形态截然不同。如海信的VIDAA、TCL的TV+和乐视的超级电视就有明显的差异化感召力,海尔、长虹或康佳则显然没有可以唱响的标志性产品。在电视价格明显下降到消费者不敏感时代后,产品本身的差异化就显得至关重要。而在直播电视的时代,国产电视品牌在硬件上宣传品质差异,都是虚的。

2、 经营上对厂家能力实力要求更高。以前的电视厂家,从国外进口面板,然后加工成产品去卖,本质上都是销售型企业。从供应链角度,核心部件只有一个,且全进口,都没有议价权;从研发角度,产品很简单,都无需大投入;在流通环节,渠道为王,多投入多得,都没有必杀技。但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TCL今年的电视销量和小米的手机销量几乎一样,拿小米为例就可以看得清楚:假设这些电视都是智能化产品,那得要多强的智能部件方面的供应链掌控力,又要有多少的软硬件工程师来支持产销研和售服。联发科的老大,为东东枪2上市破例站台,显示了TCL集团的在手机供应链上的份量。而既有黑电企业里,并没有几个手机做得好的。

3、 互联网时代,营销模式面临变革。营销将有可能变成一个关键能力。小米是营销变革的典型例子,可以看到其营销环节对整体经营的巨大助力。那么下一步,黑电企业或者跨界竞争者,也将在互联网环境下,进行营销比拼。TCL已经试行了一二年的O2O模式,将在2014年上半年全面实施。这种模式,要求有强大的后台运营能力,目视行业里,没有几家有类似能力可以做。而该方案一旦成功,那么其效率或运营成本将媲美纯电商渠道。

如上几点可见,新局面新环境下,市场将重新洗牌,而这一轮竞争将造就电视业真正的强者,并带来高价值。今年的盈利里,电视业务贡献为零,通讯业务也贡献有限,这二个昔日主营在盈利曲线上走出正反二个V。其实这二者将都是“好生意”,业绩弹性巨大。

二、TCL集团自身处于经营拐点。

2004年1月,TCL集团国内A股上市,股本25.8亿,股价前几个月都明显超过8元,市值200多亿,大大超过格力美的海尔。十年后,扣除增发市值,TCL集团反而仅150亿,市值明显下降,而格力海尔海信等,则上涨数倍乃至十数倍。这其中原因颇为简单。

TCL在03年04年很强大,电视称王,手机也风光,于是搞国际化,但很快双双遭遇困境,称为劫难并不为过。在这样的局面下,力保大船不沉是首要目的,国内国际二条线作战,陷入生存战。而格力海信则精耕细作国内市场,渐渐羽翼丰满,相比之下同期的TCL不但毫无所得,还元气大伤。

我今年元旦前,曾以体验店加盟者的身份造访TCL电视宁波经营办,感受到的信息和从其他渠道获得的信息基本一致。在2010年,TCL电视的国内业务已经被海信创维拉开距离,以宁波为例,即便2013年整年,和创维的差距仍然有3万台,和海信差了更多。原因除液晶电视战略错误外,和流通环节资源有限投入不足有很大关系。2010年,宁波办仅有二个业务人员,现在则有20个,可见三年前的惨状,和如今的追赶势头。

在去年元旦问苏宁中山店的TCL专柜销售员,他坦承在业务量上和海信有明显差距。但是2013年五一以及国庆,情况已有好转,到了今年元旦,则已经有连续数月超越海信的情况发生,创维更不在话下。由于渠道的的多样性,比如商超、县城、农村等方面,整体建设仍然不如海信创维,加上势头前低后高,所以整年在宁波市场仍然排第三,但估计明年有望比拼海信。从我关注的TCL多个公共微信号上,也有看到类似文章,比如南宁,甚至惠州大本营在2010年都不是市场老大,但近几年通过努力已经逆转。

从产品角度看,TCL以前的电视产品形象不如海信中高端,也和其国际化战略或整体困境有关。郝义说国际化有三个阶段,第一是OEM或ODM,第二是自我品牌发展海外代理商,第三阶段是海外建分公司,现在TCL进入第三个阶段,换言之以前都是第一第二阶段。一个公司的供应链能力和技研生产能力是有约束的,尤其是处于困境之中,所以国内的产品战略就需要和国际的产品战略协同,这导致国内市场的产品力不足。而从近二年看,TCL的电视产品就重磅很多,且大尺寸化明显,宣传也手笔加大,明显有气象上的不同。

从投资者的角度看电视行业或公司,可以自上而下或凭经验感觉定性逻辑,但对实业中人来说,一切的一切都是极其具体的,都需要实干去做出来,成败皆有因果。所以,理解TCL集团自身发展状态和轨迹,是非常重要的。

我以为,TCL已经重生。在市场上,国际化战略稳住阵脚,开始进入收获期,并反攻国内;在体量上,09年筹谋华星光电,使得整体规模上升了一个等级,并推动公司由简单销售型公司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公司。由于财务状况越来越好(经营现金流净额和盈利等),产业布局合理(手机和面板等),面临新的市场机遇,TCL已经是家电及消费电子类领域最大的博弈者之一。

小结:

一家企业,可以在生意上分为二个环节,一是价值创造环节,即商品生产;一是价值传播环节,即营销售服。在新环境下,前者需要转型为“以产品为驱动”,后者则须有互联网思维,这二者都需要实力。综上所述,TCL集团在这二者都具备竞争优势,提前部署准备,未来业绩长期高增长几无悬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