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报行情终于结束,前文中提到的有可能新高的股票,在不断新高之后,至少个别行业已经到头了,比如家电、汽车等,当然泛的消费类仍然是最为看好的,比如医药、饮料。家电、汽车诸如此类历年来均不入我(市场)眼,但今年他们不一样,终于翻身做了一会明星。但,需要指出,目前无疑是景气高峰时,接下来将不复耀眼,又将慢慢平庸。我们可以随便看一下,比如过去N年里这些行业的营业数据既可,不论是终端产品还是配件企业,其毛利率、净利率和主营增长都在历史高位。将来,随着复苏的继续行进,原材料或中间品(目前主要是以化工品、钢铁为主)的价格将逐渐因去产能化及成本推动逐渐回升,这是成本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今年如此的增长率高基数对明年来说,无疑是个难于逾越的坎;还有,政策也不可能明年还吹更强的春风。他们又将回到,一个薄利且竞争激烈、附加值无几的基本面,虽然,随着行业进入成熟稳定期,比几年前的价格乱战时期的情况会好一些。
从大环境来说,资源品的弹性将不复有吸引力,目前之所以仍在反复走强,恐怕主要只剩下货币因素。但随着美国经济复苏,美元必将迎来一段时间的走强。君不见,大宗商品又已经到了过去一个周期的高位价格,虽然离历史高位还有相当距离,但那个高位仅是冲激峰值,并没有太多参考意义。
还有,道指也已经在高位,在复苏预期的推动下,道指反弹了近八九成。只能说,美股与A股的节奏不一样,我们从去年11月初开市反弹,但道指在今年3月才开始反转。主要的原因无非是大陆的经济周期性更强,更容易受投资一个因素左右,而美国经济却需要消费信心来提振。到了现在大家都会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好比垂死的人都从重症监护室出来了,虽然病情不一样,救得方法也不一样,但都需要一个调养的阶段。
最后,四季度或明年一季度,GDP将冲上二位数,最高峰值有望达11%,但此时已是强弩之末,并将回落至合理水平。CPI转正以后,亦将较长时期温和。
而现在就是这么个阶段,对于半年内,甚至一年内,我仍然看平:高位有一定可能性去创新高,低位也不会怎么低于3000点。投资的要点,仍旧是“找不同”,逻辑最重要,机会不少,但不是全局的。
比如说,化工的个别行业,他们或将否极泰来(至少是否极);出口为主的个别行业,恢复得也会很好,农业会反复活跃,消费长善持续。最不看好的,仍旧是有色。
加载中,请稍候......